編者按:為縱深推進雙聯行動深化精準扶貧,清水縣在總結“458”下基層活動經驗的的基礎上,全面部署啟動了以“下派一名‘第一書記’聯系一個行政村,選派一名科級干部包抓一個自然村,發揮縣級包鄉領導的引領作用、‘第一書記’的表率作用、科級干部的帶頭作用、雙聯干部的幫扶作用、鄉村干部的模范作用等五個方面作用,突出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先進典型五層示范引領,抓好宣傳政策、教育農民、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鍛煉干部等八項具體工作”為主要內容的“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合力、激發動力和干勁、拓展內涵和層次,持續推動雙聯行動縱深發展,強勁推進扶貧開發再結碩果,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清水縣屬新聞媒體開設【下基層促雙聯】專題專欄,集中宣傳報道下基層干部深入一線聽意見,訪貧問苦辦實事,服務群眾轉作風,自我鍛煉長才干的生動實踐,為深入開展“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下基層促雙聯】
清水縣開展“11558”下基層縱深推進雙聯和精準扶貧

(雙聯重點示范村—紅堡鎮賈灣村)
近年來,清水縣搶抓三大機遇、突出四大亮點、實現五大突破、走好六條項目帶動的新路子。在雙聯工作中,將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的要領深化拓展,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合力、激發動力和干勁、拓展內涵和層次,以大力實施“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為抓手,持續推動雙聯行動縱深發展,強勁推進扶貧開發再結碩果,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鄭喜兒和他的“雙聯”蔬菜棚)
在“聯”字上重創新,切實加強工作隊伍建設。緊盯新一輪建檔立卡的121個貧困村,突出和發揮領導干部作用,建立相對穩定的幫扶聯系隊伍。全縣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260個,其中縣直單位和駐縣各單位組建205個,省市雙聯單位組建55個。縣直單位下派領導干部兼任260個行政村“第一書記”,與選派的雙聯單位科級干部和后備干部包抓1028個自然村。
在“為”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八項具體工作。清水縣在宣傳政策上下功夫,達到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明白人”;在教育農民上下功夫,實現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普法教育培訓新農村群眾生活習慣改善“三個全覆蓋”;在反映民意上下功夫,做到“三個一線”。聽民聲,情況掌握在一線;解民憂,問題解決在一線;順民意,活力凝聚在一線;在促進發展上下功夫,把精準扶貧開發、林果產業建設、畜牧產業發展、特色作物種植、農村環境改善、交通道路建設、農村文化建設打造成“七大亮點”;在疏導情緒上下功夫,做到縣級干部下訪到位、科級干部接訪到位、“第一書記”領訪到位、村干部落訪到位、信訪人認識到位“五個到位”;在強基固本上下功夫,力求村級陣地建設、村級班子配備、村級黨員干部素質取得“三大突破”;在推廣典型上下功夫,注重做好培養挖掘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三大環節”;在鍛煉干部上下功夫,做到與下派“第一書記”工作相結合、與科級干部包抓自然村相結合、與農民脫貧致富目標相結合的“三個結合”。
在“制”上求突破,健全工作長效機制。清水縣不斷完善和落實上下聯動機制、輪流駐村機制、考核管理機制,注重內引外聯,壯大縣內幫扶力量,擴大縣外幫扶力量,形成雙聯行動的多元綜合效應。

(趙堯村依靠“雙聯”行動易地搬遷建起新村)

(雙聯宣傳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