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時念龍:不是親生勝親生的好女婿

在清水縣松樹鄉時家村,有一位鄰居交口稱贊的好女婿時念龍。
做女婿17年,時念龍像對待親生父母一樣悉心照顧經常有病的岳父岳母,用一片愛心建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今年46歲的時念龍,自幼家境貧寒,是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他的兄妹6人,艱難度日。人窮志不窮,在母親的教導下、兄妹的幫助下,他一直勤奮好學,讀到高中畢業。艱難的生活環境和敬老孝親的家風讓時念龍從小就養成了孝敬老人的習慣。
時念龍于1998年11月結婚,婚后他不僅孝敬自己岳父母,還時常幫助村里其他有困難的人,與鄰為善、樂于助人,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其岳父母年事已高,均患有慢性病,就在結婚不久,他岳父高血壓病發,手腳不能動,神志不清。當時在上海打工的他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放下手頭的工作,趕了回來,經常在醫院陪護岳父,既當兒又當女,一直到岳父病情好轉出院。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就在他岳父康復不久,岳母又心臟病而復發,接到電話后,心急如焚的他馬上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并向單位領導請假,火速趕回家將岳母送到縣醫院救治,由于搶救及時,老人才轉危為安。十余年如一日,時念龍不僅在身體健康上關心老人,在家務上,也從不要二老做體力農活。家務活基本上他一人包攬,大到農田莊稼、小到挑水擔柴,從不讓二老操心。二老看在眼里,也是喜在心上,他們和鄰里閑談,經常自夸找了個好女婿,還說:“誰說養女不如男”。
一晃17個春秋過去了。在這期間,岳父母的病情幾次惡化,但在時念龍的及時求醫和精心照料下,每次都化險為夷。
作為女婿,時念龍日日在岳父母床前盡孝心,從不含糊。同時,他也時刻惦記著自己的父母。
時念龍為人本份,平易近人。在家與鄰為善,經常幫助鄰里做些好事,在工作中團結同志。每逢雙休日,節假日他都要到鄰里串門走訪,關心留守老人、留守兒童。一直以來,他還經常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之中抽出一部分錢來資助貧困學生,累計出資2萬余元,資助了8名山區貧困學生。
時念龍,他是個女婿。17年來,他在外勤勞創業致富,在家對岳父、岳母盡忠盡孝。一提起時念龍,時家村的鄉親異口同聲地贊道:他比親生的兒子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