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29日,當第五屆中國少兒小金鐘音樂大賽支持人宣布來自清水縣的張晟獲得全國總決賽少年組比賽銅獎時,這位少年激動的淚流滿面,因為這個獎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張晟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干部家庭,父母都是清水縣電力局的職工。一九九七年農歷七月初四,張晟出生了,像所有家庭一樣,孩子的出生給這個家里帶了了歡聲笑語。但隨后,張晟被診斷為神經萎縮。為了治孩子的眼睛,張晟父母開始四處求醫,經多方治療,還是沒能徹底治好。現在張晟視野狹窄,眼睛只有光感,看東西模糊不清。直到2012年的時候,張晟的人生出現了轉折。
張晟父親說:“2012年國慶前的半個月時間,因為全縣上下為慶祝國慶準備大合唱,特別是咋們政府招待所北二樓會議室從中午到晚上一直在排練節目,發現娃娃就找不見了,最后晚上我在北二樓的墻根底下找找娃娃,往回來走的過程中,我問你這兩天為什么一個人就出去了,因為安全等其他方面的問題,你最好一個人不要出去,張晟說他愛聽歌,尤其是排練節目的里面有小號和薩克斯這兩種樂器,他對這兩種樂器非常感興趣。”

鑒于張晟在音樂方面的濃厚興趣,父親便把他送到了專業的的音樂老師紀自偉跟前進行學習,在紀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張晟開始練習小號演奏,并表現出了不俗的才氣。熱愛音樂的他如饑似渴,在老師的指導下,兩年時間就背熟了五、六十首樂曲,并能熟練的用小號演奏出來。隨著張晟對小號演奏持之以恒的練習和對音樂的深入理解,他的小號演奏水平迅速提高。隨后,張晟受教于天水市歌舞團小號首席老師潘晨光和尹文光老師,并受到甘肅省歌舞團小號首席老師韓偉老師的悉心指點,一路成長成了一位音樂小“才子”。
在紀老師跟前,張晟的話比平常多了起來,他們看起來更像是一對好朋友,在一起談對音樂的認識,針對張晟在吹奏時氣息不足、音準把握不到位等問題,紀老師又給他做了示范和指導。紀自偉說:“在教張晟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他缺少模仿能力,比如說拿小號的姿勢、口型、上臺表演的時候姿態這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識譜、記譜是最大的困難。在教他吹小號的過程中我也想了很多辦法,拿著這個(錄音機),每次布置的曲子我先錄在上面,孩子可能就聽了好幾十遍,不停的反復的記,才能把譜子記下來,所以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付出了比正常孩子更多的辛勤勞動汗水。”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三年的刻苦練習,今年張晟在中國少兒小金鐘音樂大賽中一舉摘得了器樂組全國總決賽少年組銅獎。紀自偉說:“能過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我真的很欣慰,畢竟和正常的孩子有區別,作為他來說能夠走出咋們清水,走出甘肅,走向全國這是當初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作為他這次比賽,我雖然沒去,但我也聽說他在比賽時有些緊張,發揮的不是很好。”
據了解,中國音樂金鐘獎是經中宣部批準的中國音樂界頂級賽事,與電影金雞獎、電視金鷹獎、戲劇梅花獎并列四大國家級藝術大獎。本屆小金鐘音樂大賽共有全國三十五個分賽區近萬名的選手參加比賽,張晟在本次比賽中,從參加西北賽區初賽、復賽、決賽以來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最終脫穎而出參加了全國總決賽并獲得了好成績。
在平常的生活中,張晟除了練習小號之外,還喜歡上網、聽歌,還經常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音樂的熱愛深深的打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