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縣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針對農村青壯年人群大量外出務工導致留守兒童教育難、留守老人生活難的問題,采取有力舉措,創造性地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及空巢老人關愛救助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健全機制靠責任。將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救助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有機結合,建立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家庭動態信息管理制度,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家庭結對幫扶制度,留守兒童談心制度,留守兒童家庭的應急機制,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心理疏導機制,進一步靠實了各級各部門的工作責任,確保了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救助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
全面發動廣參與。組織召開了全縣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關愛救助活動動員大會,印發了《清水縣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救助工作實施方案》,動員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關愛救助活動中來。

依托載體摸實情。將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關愛救助工作與精準扶貧干部下基層活動有機結合,依托駐村幫扶工作隊力量,對轄區內所有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進行“拉網式”排查,通過全面摸底,認真填寫清水縣城鄉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特殊困難家庭摸底表和統計表,以村為單位建立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家庭臺賬,對存在困難問題的特殊家庭建立了聯系卡,完善了信息庫,全縣共摸底建檔留守兒童2075戶3529人、空巢老人2120戶2969人。通過建立“一冊一卡一制度”,實現了對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精準關愛。
創新方式抓關愛。各級各部門依托各自優勢,創新方式舉措,大力開展關愛救助工作。縣民政局按照“四個一批”的要求,重點抓好孤兒、孤寡老人等的政策性救助工作,五保供養標準由每人每年3504元提高到4512元,全縣1452名五保人口共發放五保供養資金699.19萬元,發放孤兒生活補貼83.68萬元、冬令春荒救助資金676萬元,為4103戶10321名城鄉困難群眾發放臨時生活救助資金286萬元,新建貧困村農村老年互助幸福院20所。各鄉鎮全面抓好轄區內特殊困難群體的關愛救助工作,積極協助監護人落實監護責任。
教育獎懲促實效。通過道德講堂、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法制安全、專業常識教育,加強農民工撫養子女和贍養老人責任教育,鼓勵外出農民工將孩子帶在身邊入學、入幼兒園、入托兒所,鼓勵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履行教育子女、贍養老人、監護重度精神病人法定義務,對不履行法定責任義務的,積極正面引導、依法教育。通過一系列教育、獎懲措施的落實,有效實現了讓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老有所靠、少有所學、病有所治、心有所依、事有所照、困有所助”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