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文化部和省文化廳開展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的統一部署。近日,清水縣組織文化館專業人員積極開展戲曲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全縣戲曲劇種的發展狀態,進一步推進全縣戲曲文化的傳承發展。

據了解,本次普查工作分為工作準備、信息采集和驗收匯總三個階段進行。普查的范圍是全縣境內各地區、各民族的傳統戲曲劇種,如秦腔、隴劇、京劇以及各縣區的本地劇種,也包括皮影戲、木偶戲等不同戲曲樣式。普查登陸的主要內容是:劇種名稱、聲腔、藝術淵源、形成時間、流行區域、劇目、音樂、表演藝術、舞臺美術、演出團體、人才培養機構、報刊專著、代表人物等相關文字、圖片資料。

至目前,全縣已完成縣內秦腔、皮影戲業余劇團各種信息的采錄及圖片的攝制工作。基本摸清了秦腔、皮影戲形成與發展、藝術特點、分布區域、人才狀況、演出劇目等現狀。并按通知要求完成各種數據的錄入及圖片采錄、攝制。

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普查,將全面掌握清水縣地方戲曲劇種的數量、形成發展歷史、藝術特點、分布和流傳地區、演出團體、人才狀況、演出劇目、生存現狀等,實現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對各地戲曲文化資源的動態化、科學化管理,更好地促進戲曲藝術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