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點抓監管 提升水平保安全
——清水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金集鎮監管所工作綜述
5月10日,甘肅省食藥監局召開省、市、縣、鄉四級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推進視頻會議。會上對天水市清水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3個查辦案件力度較大的先進單位進行了表揚,清水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金集鎮監管所所長汪世杰代表天水市食藥監系統在分會場進行了“先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2013年底,清水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金集鎮監管所成立,工作之初,面對多年來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弱化,假冒偽劣食品逐漸向農村市場蔓延泛濫這一現狀,加之全所人員專業知識、法律基礎相對薄弱,作為所長的汪世杰深感自己肩負擔子沉重,責任重大,使命艱巨,面對重重困難,他沒有氣餒,首先從深入調查摸底開始,掌握了全鎮120戶經營戶的底數和轄區食品經營的現狀,按照“清理整頓 規范提高”的工作思路,先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辣條和過期食品入手,利用一年多的時間,以開展“百日大整治”、農村集貿市場及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活動為契機,對辣條等劣質食品進行了徹底的清理,然后,利用集市群眾最多的有利時機,在農貿綜合市場舉行了假劣食品展示暨銷毀儀式,并在縣電視臺、天水在線等媒體上進行了宣傳報道,形成了震懾銷售假劣食品的高壓態勢,每開展一次專項整治活動,該所都堅持宣傳報道跟進,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先后在市縣新聞媒體刊發稿件12件。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金集監管所在抓好宣傳培訓的基礎上,啟動了處罰程序,頂著說情不聽、威脅不怕的壓力,狠下決心,動真碰硬,嚴查嚴管,不管是誰,都認真的向其介紹案情和查辦案件的程序規定,擺出案件影響程度,在法律面前監管對象也無言以對,最終在一定處罰輻度內依法處理,每個案件都做到依法依規,從調查取證、文書書寫、處罰依據均達到規范合法的要求,沒有出現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案件。事實也證明加大案件查辦力度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威懾力的手段和措施,通過秉公執法,切實有效遏制了制假售假違法行為的蔓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共辦理案件83件,罰款13.68萬元,連續4年被縣局評為“先進單位”,2017年度被天水市食藥監局評為“先進基層單位”。
2018年,金集監管所緊緊圍繞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這一中心任務,以“忠于職守、嚴格執法、廉潔高效、保障健康”為工作宗旨,以“工作作風零問題、執法監管零差錯、服務發展零距離、工作成效零失誤、食藥安全零事故”為工作目標,以集中開展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檢查整治行動為抓手,切實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主要做法:
強化組織領導,落實“三個”到位。今年年初,我們早謀劃、早動手、早安排、早部署,工作中做到“三個”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積極實行“政府組織、部門協作、所村聯動”的管理機制,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工商、派出所、學校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制定了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聯合執法,及時發現監管中的問題,通報相關情況,共享監管信息,分析監管形勢,研究監管對策,在協調中整合力量,在整治中強化監管,實現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的有機結合。二是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制定了《金集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金集鎮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對村上出現重大食品安全問題,實行年度工作“一票否決”。每季度由鎮政府食安辦牽頭組織對各單位、各村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一次檢查,年終進行綜合考評。同時與各經營戶簽訂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書和誠信經營承諾書,靠實了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三是制定行動方案到位。在完善監管對象目錄和基本信息檔案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集中開展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市場檢查整治行動方案》,對食品經營戶監管的重點區域,重點任務進行量化分解,建立了監督量化明細臺賬,明確了整治行動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的整治目標。
實施分類整治,突出“三個”重點。集中整治行動中,以解決突出問題、強化短板提升為主線,突出“三個重點”。一是突出重點區域。以鎮綜合集貿市場為重點,突出對食品批發部、超市、食品經營店、小銷售店、小攤點等的整治,然后擴展到每個村、學校及校園周邊等問題多發區域,開展逐街逐村逐門店拉網式排查,做到應查盡查,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二是突出重點問題。針對鄉鎮經營戶零散的現狀,首先從集中整治 “四小”入手,做到“四清查四整治” 既:清查設施條件不符合標準要求、從業人員依法誠信經營意識淡薄、質量安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整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不完善等問題;清查價格低廉食品。整治價格低廉的辣條、辣片、油炸面制膨化食品、豆制品、飲料、超保質期、腐敗變質和“山寨”、傍名牌等問題食品;清查酒類市場。整治慘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偽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等違法行為;清查食品標識標簽。整治食品標識標簽錯誤,白酒標注“特供”和“專供”等字樣,肉制品以及糧食加工品和食用植物油等食品標注不規范、配料表標識不完整、夸大營養成分,篡改和提前標注生產日期、虛假標注食品營養成分等違法行為。三是突出案件查處。按照堅持全面排查、重點整治、及時處置相結合的方法,本著依法、及時、從嚴的原則,緊盯易發多發、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各類違法線索,追根溯源,查上游、找窩點、強化源頭治理,對發案率較高的重點區域實施重點監控,對不能溯源的“五毛食品”,一律責令下架停售,對已查處的門店和市場進行回頭看,對存在問題突出的重點食品、重點商戶不定期回訪,對基礎條件差、問題較多、缺乏主動整改能力的食品生產經營戶,實行滾動排查整改,通過邊排查、邊整治、邊查處、邊管控,邊結案,做到排查任務清零、安全隱患清零。今年至目前共出動執法檢查360人次,提出整改意見86條,扣押問題食品120袋/瓶/箱,立案16起,辦結16起,共收繳罰沒款2.68萬元,確實起到查處一起案件、震懾一類違法行為、警示一批經營戶的效應。
加強宣傳培訓,營造濃厚整治氛圍。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金集監管所充分利用轄區重點地區和公共場所,利用集市、農村廟會等有利機會,有效發揮廣播、網絡、微信群、宣傳欄等主陣地,采取散發宣傳資料、曝光典型案件、公開處罰案件信息,及時報道整治行動進展情況和階段性成果,做到周周有動態,事事有跟進,營造了整治氛圍,提高了整治行動的影響力和震懾力。
總之,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但工作中還存在“五毛食品”覆蓋面廣數量多,農村“四小”從業人員依法誠信經營意識淡薄、食品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不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金集監管所將嚴格按照“問題導向、風險防控、索證索票、痕跡監管”的工作思路,繼續抓住食品安全領域社會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始終保持食品打假治劣的高壓態勢,以“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做到有患必除、除患必盡,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金集鎮假冒偽劣食品集中銷毀現場)
(金集鎮假冒偽劣食品集中銷毀現場)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