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遭受暴洪襲擊樊家川鄉受災嚴重
王三運劉偉平批示要求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甘肅日報訊(記者白德斌)7月14日18時至15日零時,慶陽市環縣樊家川、四合塬、洪德3鄉鎮發生強降雨。災情發生后,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第一時間批示,要求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據悉,環縣四合塬累計降雨量達54.8毫米,洪德鄉累計降雨量達40.8毫米,樊家川鄉累計降雨量超過70毫米,部分村的交通、電力、通訊中斷,有人員失蹤。在當地政府的積極組織下,沿河道居住及危險地段的群眾已撤離到安全地段。
王三運要求,要加緊全力搜救失蹤人員,做好群眾轉移安置及生活安排,要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給群眾帶來生命危險,救災工作要及時跟上。
劉偉平要求,要把搜救搶救工作放在第一位,并妥善安置受災群眾。要靠實預警預報責任,加強應急避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甘肅日報環縣訊(記者先朝陽馬國順)受強對流天氣影響,7月14日21時50分左右,慶陽市環縣樊家川鄉等地遭遇強降雨襲擊,短短一個小時內降雨量超過70毫米,造成山洪暴發,樊家川鄉郝集村住在低洼處的群眾在撤離過程中遭山洪襲擊,造成2人死亡、6人失蹤、1人重傷。截至15日12時,此次暴洪災害已造成環縣20個鄉鎮、234個行政村受災,其中重災村6個。由于降水集中,山洪沖毀沿線農田,3個災情最重的村道路、通訊、供電全部中斷。災害造成的損失正在進一步核查中。
15日凌晨1時30分,接到災情報告后,慶陽市和環縣立即啟動四級應急預案,迅速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工作。1時35分,慶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欒克軍帶領市國土、交通、水務、財政、民政等部門負責人和慶陽軍分區、慶陽武警支隊、慶陽消防支隊官兵及民兵預備役人員、公安干警等,迅速趕赴受災最嚴重的樊家川鄉郝集村、馬驛溝村等地,現場察看災情,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地段,安排轉移受災群眾,看望遇難群眾家屬,指導搶通道路和恢復通電、通訊。
15日凌晨4時,省長助理、慶陽市委書記夏紅民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搶險救災和全市安全度汛工作,要求全力安排好受災群眾生產生活,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截至15日上午10時,通往樊家川鄉郝集村、馬驛溝村等重災區的主干道路已搶通,供電、通信設施正在搶修。應急搶險隊伍正在開展險情排除、清淤、轉移安置群眾、搭建救災帳篷。目前,慶陽市已成立“7·14”環縣樊家川暴洪災害搶險救災領導小組,組成排險治安、交通疏導、善后處置、地質災害排查、醫療救助和后勤保障等多個工作組,由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環縣縣、鄉、村干部負責,逐村逐戶開展救援工作。
據悉,慶陽市還派出由市上領導帶隊的工作組,分赴華池等災情較重的縣區督查指導抗洪救災和防汛減災工作。
甘肅日報環縣訊(記者先朝陽通訊員陳建宗)7月7日以來,環縣城區及21個鄉鎮遭受持續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記者從環縣民政局了解到,災害致44582人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1億元。
據統計,至7月13日,環縣農戶居住的窯洞(房屋)因災倒塌1471孔(間)、損壞3603孔(間);農作物受災面積9348.8公頃,其中2230公頃絕收;倒塌牛棚、羊棚179處,浸泡已收糧食1.76萬公斤;水毀鄉村及村組道路1159公里。
災情發生后,環縣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安排所有聯鄉領導和幫鄉部門第一時間深入幫聯鄉鎮,協同縣住建、民政、交通、水務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核查災情、排查隱患,統計上報損失,指揮開展救災工作。縣財政緊急下撥救災資金200萬元,救助安置受災戶,搶修縣鄉、村組水毀道路,并在縣城先后租用7家旅館安置80戶244人,在縣體育場集中安置點搭建救災帳篷10頂,同時發動群眾,全力開展自救,對受損房屋進行加固處理。縣直機關黨員干部、鄉鎮包村干部積極組織勞力幫助受災群眾修房,搭建救災帳篷,解決受災群眾的臨時住宿問題。交通部門及時組織力量對水毀路段進行緊急修復,電力部門正在抓緊搶修損毀的基站和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