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部“啤酒之都”
——記全國新農村建設百強企業黃河集團
2006年,是蘭州黃河企業集團公司飛速發展的一年。
這一年,黃河集團創下歷史新高———啤酒產量首次突破30萬千升。
這一年,黃河集團被省政府評為“全省優秀非公有制企業”。
這一年,黃河集團榮膺農業部等部委聯合評定的“全國新農村建設百強示范企業”稱號。
時值隆冬,在黃河啤酒廠的生產現場,記者看到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碼得整整齊齊的啤酒瓶從“一條龍”生產線下來后,很快被裝箱,打包,上車,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市場。公司一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納入國際啤酒市場體系后,企業經營管理、資本運作等環節目前已進入良性狀態,效益一年好比一年,職工的積極性也一年勝比一年。
近年來,國內啤酒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市場競爭由區域性競爭向全國性、國際化格局演變,“圈地式”的區域性、防御性經營格局已土崩瓦解。面對這樣的局勢,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主動出擊。黃河啤酒雖然在國內市場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西北地區市場有較高的占有率,但總體而言,它還是一個區域性品牌,市場發展也很不均衡,在國內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中還是看不到它的身影。
“黃河”向哪里去?在否定中肯定,在肯定中否定,“黃河”發展思路漸漸地清晰起來———“借勢造勢、借船出海”,跳出獨立發展與區域發展的小圈子,把目光投向國內、國外強勢啤酒企業。
2004年,黃河啤酒邁出了尋求強勢聯盟,走國際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道路的步伐。
2004年3月,黃河啤酒與丹麥嘉士伯啤酒廠進行了首次接觸。經過3個多月的磋商、談判,最終達成共識。2004年7月28日,雙方在蘭州正式簽訂了合資協議。
2004年10月8日,我省首家啤酒合資企業———蘭州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宣告成立。2個月后,公司正式掛牌營業。
新公司成立后整體接轉了原蘭州黃河啤酒有限公司的啤酒生產經營業務,啤酒年生產能力達到24萬千升。
在引進外資創建蘭州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的同時,蘭州黃河還與丹麥方共同出資,重組新建了年產能力5萬千升的甘肅天水奔馬啤酒有限公司和年產能力2萬千升的酒泉西部啤酒有限公司,并投資1.3億元在青海新建了年產能力10萬千升的青海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青海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的成立,標志著黃河啤酒在西北的聯合艦隊初步形成。至此,黃河啤酒的年生產規模達到41萬千升,成功邁出了規模化經營的第一步。
厚積薄發。經過3年的積極探索,黃河啤酒終于迸發出了濤濤黃河般的磅礴氣勢———啤酒生產規模居西北之首。
在企業的5年計劃中,蘭州黃河將與丹麥方再次書寫“大手筆”,共同出資5億元人民幣,新建一個年產能力50萬千升,集生產經營與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花園式新型啤酒企業。
看到企業良好的發展走勢,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要求將“黃河”納入到省城整體發展規劃中:將“黃河”品牌打造成蘭州的“城市名片”,依托黃河啤酒,把蘭州市建設成為中國西部的“啤酒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