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以和諧的名義
——記成長中的天水和諧建材有限公司
“我是一個和灰的”。3月27日,面對記者的采訪,天水和諧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段亞平這樣介紹自己。
位于秦州區暖和灣工業園區的和諧建材公司,去年7月16日進駐園區以來,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建成了一座年生產能力達60萬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也成為目前天水最大的混凝土攪拌站。去年9月18日生產以來,完成供貨近3萬立方米,產值近1000萬元。今年公司的目標是完成供貨30萬立方米、產值1億1千萬元,上繳利稅約500萬元。
對于一個剛剛起步的公司來說,這些平淡的數字后面,透著的是公司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付出的心血和對未來的自信。幾個月前,公司法人代表羅步徐和總經理段亞平并不認識。羅步徐是秦州區華岐鄉人,在山西太原承包工程近20年,有了一定積蓄,而當過兵的段亞平曾在省外貿廳工作過。為了共同的目標,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經人介紹走到了一起。
創業艱難也充滿樂趣。去年7月,他們開始平地方、建廠房、購設備,忙得不亦樂乎,他們的建設速度超乎自己的想象,他們的產品也很快就贏得了市場。對于企業的前景,兩個人都非常看好。段亞平告訴記者,建筑工程使用預拌混凝土,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一倍以上,能有效解決施工產生的噪音和粉塵污染,能解決施工場地狹小帶來的不便,更為重要的是保證了混凝土的質量。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降耗之后,很多開發商和施工單位的觀念在逐漸改變,汶川大地震使人們更加重視建筑工程質量,市民在購房時也特別關注房屋的結構形式和是否使用預拌混凝土,這些都給這個朝陽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給公司起名字時,他們起名“和諧”,就是希望企業內部要和諧,與外部也要和諧,并將其作為企業文化的起點。盡管公司剛剛起步,但員工的待遇卻比較好,目的就是讓他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段亞平說,如果一個企業真正實現了和諧,不愁賺不到錢,不愁沒有發展。(記者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