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州>>正文 |
秦州區農業產業化向縱深發展 |
(2005-8-23 11:26:46)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唐彥輝 裴振剛
打印本頁 |
|
|
秦州區堅持走“調結構、興產業、抓龍頭、建基地、辦市場”的思路。大力發展城郊農業和高效特色農業,切實加強龍頭企業和產業基地建設,積極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探索出了企業帶動型、主導產業帶動型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發展,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探索出了新途徑。 產業化基地建設欣欣向榮。今年,該區已發展蔬菜種植面積7.83萬畝,發展糯玉米、菌業示范園區等10個規模種植基地,可實現產值7451萬元;發展無公害蔬菜、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2處,可實現產值4900萬元;發展區域優勢產業基地5處,可實現產值3570萬元。食用菌、蘆筍、特種玉米3個優勢產業,基地已經形成了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格局。林果業基地建設圍繞八大林果基地建設,現已建成干鮮果基地5個;無公害果品生產示范基地7處;苗木生產基地3處,年出圃苗木850萬株。畜牧業基地圍繞肉牛、豬等產業建成養殖小區76個(處),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亮點。 龍頭企業蓬勃發展。全區現已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40多家,總投資規模達5493萬元。新建的天水種源綠色食品加工公司、天水泰合菌業有限公司等公司,主要加工銷售太京大蒜、生產食用菌種等商品,總投資611萬元,當年可實現總產值228.2萬元。 農產品認證方興未艾。在太京大蒜、秦州馬鈴薯品牌認證的基礎上,目前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的有糯玉米、紅富士、早酥梨、花牛蘋果、胡蘿卜5個綠色A級品牌;通過了國家級商標注冊的農產品有玉米雜交種、“西聯”牌蜂產品等6個;被國家農業部和有關部門認證為有機食品的有“雙孢菇”;創建國家級品牌的產品有2個。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效益顯著。該區積極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截至目前,全區共成立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66個,發展會員1.5萬余人,帶動農戶1.6萬戶,有效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