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魏軍虎】素有隴東南第一名觀之稱的玉泉觀,以其悠久的歷史、大量的文物古跡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由于保護資金缺乏,該觀許多珍貴文物古跡破壞嚴重,目前亟需進行整體維修保護。

圖為玉皇閣 配圖:天水在線
據該觀文保所相關負責人說,玉泉觀的道教園林式建筑風格居于全國之首,該觀現存的人文景觀、道教建筑是我市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給予了其很高的評價。80年代當地政府籌資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但由于仍有不少古建筑尚未修復,瀕臨倒塌。該觀現存古建筑96座,現在開放不到l/3,玉泉觀內現僅存明代建筑玉皇殿由于年久失修,該殿室內遇到下雨時經常漏水,由于漏水該殿屋頂上部明清時期古繪畫已斑駁脫落。距該殿不遠處的八卦井為有名的玉泉所在地,該亭子已嚴重傾斜,面臨倒塌的危險。

圖為八卦井
除了古建筑亟需保護外,該觀目前存有大量的極其珍貴的人文遺跡也面臨著險境。玉泉殿前廊基上有磚雕34方,這些磚雕上有人物、花卉等精美圖案,雕工精細,均屬“國保”級文物,中央電視臺曾對此專門作過報道。然而目前這些珍貴文物仍在遭受風吹雨淋等人為因素的破壞。按照國家級文物保護的要求,這些磚雕都不允許露天存放。
此外,該觀三仙洞南側,有9方石碑沒有任何保護,周圍垃圾遍地。據了解,目前該觀共有元明清三個時期極其珍貴的13方石碑現仍露天存放,保護現狀堪憂。
玉泉觀大量的珍貴文物為何得不到有效的保護,資金困難是主要的原因,以目前該觀一年的門票收入,根本無法對文物進行整體保護。按照國家文物局專家的要求,該觀管理部門作了對該觀整體保護的詳細方案,其資金額達2100多萬元,現已由省政府報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列入了國家文物局十一五文物保護項目庫。但種種原因致使該觀無法申請到這批國家保護專項資金,這成為當前玉泉觀文物保護面臨的最大難題。

圖為三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