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委宣傳部 石蒼林)1月21日,秦州區舉行村衛生室醫療設備發放儀式,將357個藥品柜現場發放到村級衛生室負責人手中。
區委常委、政府副區長謝正團,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浩仁,區政協副主席王向梅以及區衛生局在家領導,各鄉鎮衛生院院長,部分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參加了發放儀式。發放儀式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浩仁。
多年來,秦州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農村衛生工作,在房屋建設、設備配置、人才培訓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通過積極協調,爭取到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項目。其中: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5個,總投資221萬元;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3個,總投資770萬元;紅十字會系統援建鄉鎮衛生院災后重建項目6個,總投資339.8萬元;第一批災后恢復重建項目3個,總投資962.1萬元;第三批擴大內需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2個,總投資259萬元;村衛生室建設資金280萬元,建設56個村衛生室。為各鄉鎮衛生院爭取救護車20臺,總價值327萬元;為357個村衛生室爭取到出診箱、藥品柜、資料柜、檢查床、觀察床、器械盤、輸液架、身高體重計、便攜高壓消毒鍋、電控疫苗冷藏箱共10個種類醫療設備3570臺(件),總價值143.36 萬元。本次發放的357個藥品柜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余設備將在到貨后陸續發放。

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謝正團在講話中說,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和基石,承擔著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愛國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及初步處理,以及常見病、多發病的初級診治和貫徹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等任務,是建立農民醫療保障體系的基礎。這批醫療設備的及時配發,對于加強全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條件,提高農村衛生服務能力,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高農民健康水平,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謝正團要求,區衛生局要充分認識村衛生室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對村衛生室管理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各鄉鎮衛生院一定要將配備的醫療設備全部按時發放到村衛生室,同時加強對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各村衛生室要愛護配發設備,做到管理好、使用好,讓醫療設備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