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搶險救災工作通報
(2010年8月18日)

(秦州區外宣辦)8.12暴雨災害發生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秦州區搶險救災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截止17日15時,最新進展情況如下:
一、災民安置方面。全區共轉移安置受災群眾1940戶9721人,設置臨時安置點10個,集中安置685人,搭建帳篷193頂,發放棉被840床,膠木板458塊,給4名因災死亡人員發放慰問金2.3萬元。下撥救災資金80萬元,緊急調運面粉13.5噸、大米1噸、實用油200斤、棉被1090件、膠木床板360塊、礦泉水2500件、購買生活用品用具價值5000多元。接收社會各界助的礦泉水1373件、方便面920箱、火腿腸10箱、面粉690袋、大米150袋、食用油99桶、噴霧器10臺、消毒5號20箱、消毒靈4箱、抗菌劑2箱、棉被694床、大衣10件、帳篷110頂、蠟燭100把、殺蟲劑2箱、漂白粉1桶、白酒1箱、食用醋34箱、藥品2箱、創可貼2箱,調運及接收物品已陸續向受災群眾發放,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二、交通道路搶修方面。市、區交通部門組織干部職工及施工技術人員80多人,緊急調用挖掘機10臺、鏟車10臺,全力搶修水毀道路。省交通廳及時協調寶天高速公路秦州過境段三標段支援挖掘機2臺,投入李子至中金公司、李子至白音道路搶修。天水軍分區、秦州武裝部出動官兵100多人,駐市駐區預備役出動270多人,天水武警支隊出動官兵100多人,分別奔赴上店子村、花園村、杜家莊村開展河道清淤清障、加固維修水毀河堤、搶修沖毀道路。市城投公司及時調用鏟車2臺,挖掘機2臺,上李公路項目部支援鏟車2臺、人員10多名,藉羅戰備路二標段支援挖掘機1臺,分別趕赴花園、望天、長河、白音等受災一線,開展道路搶修工作。目前河口村至杜家山溝3.5公里道路、李子村至中金公司2.5公里道路搶通、溝門村至望天村5公里道路、陶家莊至花園村6公里道路、中金公司—白音—木其灘道路已搶通,剩余的杜家莊—長河—下臺子全長18公里的道路已搶通12公里,其余3公里18日將全面搶通。共完成挖填土方47萬余方,搶通橋梁102米/8座,搶通涵洞132米/13道。區防汛辦、水務部門及時調撥防汛搶險專用編織袋66000多條,鐵鍬、洋鎬等搶險工具180把,雨傘、雨衣、雨靴等雨具165件,調運組織搶險車輛63輛、大型機械17輛,深入娘娘壩鎮柳林、上店子、河口等村,疏浚河道,排除險情。目前已清理泥石流、巨石、樹木等障礙物2.82萬多方,河口、柳林、店子三段河道清淤清障任務已基本完成。
三、供水設施搶修方面。區水務部門抽調45名技術骨干組成6個供水搶修分隊,深入娘娘壩鎮柳林、李子、花園、溝門、長河、白音、杜家莊7個水利設施嚴重受損的村莊,維修更換供水管道12133米,投入潛水泵4臺(套),安裝進戶水表、龍頭等37套,其余水毀道路正在加緊搶修。目前受災斷水的柳林、花園、溝門、杜家莊、李子、白音等6村已恢復供水,解決了739戶3130人的飲水問題。
四、電力設施搶修方面。市、區電力部門共出動搶險工程技術人員400多人次,調運搶修作業車輛64臺次,發電機一臺,對受損線路、設備進行了全面搶修。經過檢修隊員連續作戰,目前,因災受損的3個變電所、1條35千伏線路和10條10千伏線路搶修工作已經完成,因災斷電的286個自然村已有250個恢復供電,另有16個自然村有望在17日晚恢復供電。中金公司—李子金礦線路主線已送出,其余線路、設備故障正在積極搶修中。
五、通訊設施搶修方面。天水移動公司、天水電信公司及時組織現場搶修隊,調運工作車及應急工程車30多輛,全力搶修損毀通訊設施。目前,因災損毀的白音、營房等村移動和電信通訊設施搶修結束,災區通訊全面恢復。
六、醫療及衛生防疫工作。市、區衛生部門和疾控中心組織50多名醫療衛生和防疫人員,對6個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周邊、集體灶、垃圾點、廁所等區域實行每天早晚兩次全面消毒,為受災群眾發放漂白粉、水質消毒漂白精、84消毒液、滅蚊蠅等各種殺菌消毒藥品410公斤,為災民點配置消毒噴霧器12臺,加大對受災群眾衛生防疫知識的宣傳,發放衛生常識宣傳單600多份。區畜牧部門及時啟動重大動物疫情防治應急預案,組織區、鄉專業技術工作人員101人,組織疫情診斷、消毒處理和執法監管3個應急工作隊,深入到受災村組、農戶對動物尸體進行處理,下發宣傳資料1200份、消毒器械100套、消毒藥品1000公斤,焚燒、深埋動物尸體1430具,消毒圈舍、屠宰場等場所50000㎡,補針免疫禽流感4.4萬只、牲畜口蹄疫3.52萬頭(只),有效防止了災區動物疫病發生。
七、社會治安穩控方面。公安部門對李子園上店村天水民爆公司李子倉庫的125箱炸藥及導管、磁電雷管進行了安全轉移,指導協助開展消除中金公司李子金礦尾礦壩隱患,防止安全事件發生。積極協助開展失蹤人員搜救、災民轉移等工作,在指揮部設立治安巡防點,抽調警力23人進行晝夜巡邏。在受災村張貼維護災區治安秩序的通告和標語,對受災戶逐戶進行走訪,宣傳安全防范常識,增強群眾自我防范意識,確保了災區社會治安秩序穩定有序。
八、地質災害監測及治理方面。組織地質專家對娘娘壩鎮花園村、柳林村陀陽組等1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現場踏勘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其中3處已排除、2處急需搬遷治理、3處需要繼續加強監測、5處需要采取填埋裂縫等措施進行治理。在安排專人進行24小時監控的同時,積極研究制定治理方案,做好地質災害易發點的監測防控工作,設置了警戒線和警示牌,對受威脅的群眾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提高群眾防范能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九、生產自救開展情況。區直7個涉農部門采取蹲點包村的辦法,分別由一名科級干部帶隊,組織80多名區鄉干部,深入重點受災的李子等7村,包村入戶,駐村蹲點,核實災情,排除隱患,宣傳政策和防災減災知識,發動組織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的生產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