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下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主持召開全縣防災救災緊急動員會議。會議傳達了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來張家川縣檢查指導防災救災工作時的調研指示精神和縣委書記劉長江就近期全縣如何有效開展防汛救災工作所作的指示;全面安排部署了當前全縣防災救災各項重點工作。縣人大主任李升平,縣政協主席李棟一及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出席會議,縣直及駐縣各單位部門、鄉鎮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針對目前全縣防災救災工作所面臨的嚴峻形勢,縣長馬中奇提出三點要求:
一、統一思想,正確認識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
近期,從氣象部門獲悉17-22日,全市又將有大范圍強降雨過程,這使得當前全縣防災救災工作形勢顯得異常嚴峻。為此,馬中奇要求全縣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將防災救災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絕不可有絲毫的麻痹和懈怠思想;救災工作目前正處在關鍵階段,各級、各部門要積極樹立大局意識,主動做好災害預警預報工作,爭取做到有效預防,科學應對;要盡快制定啟動救災應急預案,緊急組織搶險救災力量,徹底排查災情隱患,全力開展防汛救災工作。
二、靠實責任,落實好防災救災各項工作
馬中奇強調,各有關職能部門都要在近期防汛救災工作中竭盡所能。民政部門要妥善處理受災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困難,積極制定出一整套救災方案,并及時予以落實,對民政救災專項物資要加強管理,合理進行安排;水利部門要一手抓搶險,一手抓防范,對災害造成的水利基礎設施損毀要積極組織專業設備及人員進行搶修,對危險河段、河道要進行緊急加固,加強東峽、石峽水庫監測排查,要及時清理受損河道淤泥和作業機械,確保水路暢通;交通部門要對危險橋梁、道路進行搶修恢復,對部分水毀危險路段要及時進行摸排清理,確保全縣受損道路18日全面暢通;發改部門要積極會同民政、建設、交通、國土、教育、衛生、廣電、文化等部門制定受災戶危房改造、地質災害防治以及基礎設施修復重建規劃,編制災后重建項目方案,多方爭取項目資金;農業、畜牧部門要加強全縣受損農業、畜牧等重點項目的排查摸底,及時幫助受災農戶搶收轉移農作物,重建農業、畜牧等遭受損壞的基礎設施;衛生、教育部門要抓好災后防疫和校舍安全工作,確保鄉鎮衛生站所能夠正常運轉,學生能夠安全順利開學;氣象部門要繼續做好未來數天氣象的預警預報,一旦發現有自然災害天氣將發生要提前及時予以上報;建設部門要會同水務部門積極做好城區防洪和基礎設施排查,加強在建項目工程應對災害天氣防范措施的落實;國土部門要組織專人開展土地隱患監測,預防洪水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對已確定需要危房改造、異地搬遷的農戶及村莊,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方案,將其盡快列入改造、搬遷計劃及時啟動建設;鄉鎮要配合部門做好災害預防、申報,積極組織鄉鎮干部深入村戶做好受災群眾思想工作,幫助群眾開展抗災減災及災后重建各項工作。同時,要切實加強防災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縣級領導干部要深入所包鄉鎮,靠前指揮,積極指導具體防災減災各項工作;各級責任人都要認真履行職責,要嚴格落實防防災救災24小時值班制度,一旦發生災情必須第一時間組織疏散群眾,開展搶險救災并及時上報縣委、縣政府,努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馬中奇要求,各鄉鎮要結合各自實際抓好受災群眾思想教育工作,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積極作用,多角度、全方位開展防災救災宣傳報道,全程展示廣大干部群眾面對災難所表現出的大無畏奉獻精神。

會上,縣委常委馬利民傳達了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來張家川縣檢查指導防災救災工作時的調研指示精神和縣委書記劉長江就近期全縣如何有效開展防汛救災工作所作的指示;縣委辦、政府辦負責人傳達了省市、縣關于應對強降雨天氣,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