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建 凝聚民心 共促發展
—記秦州區皂郊鎮董家坪村優秀黨支部

董家坪蘋果基地
(秦州區外宣辦)董家坪村地處秦州區南部、皂郊鎮北部,地勢低,光照充足,溫度適中,適宜果品種植,對蘋果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全村現轄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297戶,1297人,現有耕地面積2930畝,其中全村現有果園面積2000畝,人均達到1.54畝,戶均達到6.7畝。2010年全村人均產糧130公斤,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其中果園收入占全村人均純收入的80%以上,是村民穩定增收的一項特色支柱產業。董家坪村黨支部作為發展村級各項事業的中堅力量,肩負著重大責任,因此始終堅持以黨建工作為核心,以創建優秀黨組織為目標,不斷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團結帶領全體村民共謀發展,全面推進組織工作的科學化管理,為建設文明、富裕、和諧的現代化新農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工人們在車間包裝蘋果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的戰斗堡壘。董家坪村從抓兩委班子建設入手,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全村上下形成齊抓共管黨建工作的合力。首先,認真組織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黨支部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載體,及時向廣大黨員干部宣傳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各項文件精神,在全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廣大黨員認真學習了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講話等理論文章,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意識有了很大提高, 增強了他們的事業心、責任心。其次,黨員隊伍建設情況,黨員素質參差不齊,年齡結構跨度大,因此對黨員隊伍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據每個黨支部成員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認真開展學習,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了黨員同志的理論修養和道德修養,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努力做到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同時,根據鎮黨總支的工作目標任務要求,結合我村認真開展創建基層黨組織的目標和具體措施,讓每位黨員同志認真制定公開承諾書,貫徹落實上級黨委和政府指定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下達的任務指標。

董家坪村南河溝大橋
董家坪村繼續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村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緊密圍繞新農村建設目標,積極向上級各有關部門反映,著力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條件。一是通過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村群眾的積極配合,董家坪村目前已完成董家坪南河溝大橋的修筑,村內3.4公里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已全面實施,待完成改造后將會徹底改變我村“行路難”的問題。二是改善村兩委班子辦公條件和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推進黨組織活動陣地建設為重點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程,該工程計劃建成總面積為526平方米的兩層辦公樓,目前工程主體已初步完成。建成后將是全鎮面積最大的村級組織活動陣地。三是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規劃建設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董家坪綜合文化廣場。經濟發展是基礎,增加村民收入是根本。在劉貴生書記的帶領下,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于2005年4月份成立了董家坪果業協會,現有會員134名,蘋果種植面積達2000畝。2009年,成立了天水市百盛果品有限公司,建成儲量5000噸的果品氣調庫。2010年果品總產量達180萬公斤,果品銷售收入達260萬元,在果品產業發展中探索出了一條“黨支部+協會+企業+農戶”,集種植、生產、儲藏、銷售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大大改變了果品儲藏難,銷售難的狀況。蘋果生產已成為董家坪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使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連續幾年被評為區、鎮級 “文明村”、“平安示范村”、“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是讓群眾能快富,還要讓群眾過上更好、更健康的精神生活。董家坪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全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做好全村生態環境建設。

硬化后的村內巷道
董家坪村村支部成了村民與村民委員會矛盾的調解人和村民委員會的監督者,完善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監督的規章制度,動員廣大村民對村民委員會進行約束和監督,使《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村民民主權利真正落在了實處,黨支部成了民主的守護人,推進了村級民主政治建設,確保社會安定團結。同時積極主動地培養年輕能干的后備力量,強化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村民的落后思想已開始轉變,通過傳授科技知識,帶領調整產業結構,村民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實惠,他們明白了運用科技確實能增收,開始積極主動地開動腦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村委會還動員群眾,取消了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習,將先進的文化生活方式帶入了農村,與黨支部副書記張永昌等人組織了秧歌隊,自編自演一些身邊的事,既鍛煉了身體,又豐富了文化生活。

正在漂洗中的蘋果
董家坪村支部一班人深知,要想實現經濟的新跨越,帶領全村群眾早上過上小康生活,必須加強自身建設,使黨支部始終成為領導全村人民發展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支部一班人在工作之余,堅持黨的理論和政策法規學習,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增強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用十七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培養造就高素質,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村級領導班子,使黨支部成為堅決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政治上靠得住,作風上過得硬,密切聯系群眾的基層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