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黨徽永駐水保
——記秦州區水保局優秀黨支部

(秦州區外宣辦)近年來,秦州區水保局黨支部在區委、水利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局干部職工,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實現水土保持工作跨越式發展為奮斗目標,以“創先爭優”為實踐載體,以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為動力, 緊密結合水土保持工作的實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自身建設,造就過硬隊伍,贏得了上級組織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先后被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員會命名為“長治工程樣板縣”;被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評為“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先進縣”;被省水利廳評為“長治工程建設先進單位”。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被中共天水市秦州區水利局黨總支評為“先進黨支部”;2006年、 2007年、2008年連續3年被中共天水市秦州區農辦黨委評為農口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2009年被中共天水市秦州區水務局黨委評為“先進基層組織”。

(雙溝洼精品示范小流域建園整地工程)
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讓黨旗黨徽在基層組織中閃光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此我們把強化班子建設作為首要任務。水保局黨支部結合工作實際,組建了中梁土地整理項目、示范區項目、梯田項目及苗圃四個黨小組,組織黨員干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輔導與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研討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對部分黨員長期在梯田建設工作一線的現狀,采取“資料上門”,工作現場設立學習基地,辦學習專欄,全局上下營造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在開展黨建工作中,支部在抓好“三會一課”制度落實的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一套合理、適用的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完善了“黨員學習教育機制”、黨員服務機制”、“黨員責任機制”、“黨員考核機制”、“黨員學習成果轉化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正是由于水保黨支部班子團結、廉潔、務實、創新,平時注重對黨員的管理、教育和培訓,基層組織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支部黨員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才使得水保隊伍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大力開展主題活動,讓黨旗黨徽在創先爭優中閃光
在“創先爭優”活動開展過程中,支部緊緊圍繞區委確定的“率先發展,爭創一流,建設首善之區”的主題,確立了“真抓苦干在一線,創建精品爭一流”的活動主題,突出“五個結合”實現“五個促進”的活動特色,務求活動取得實際效果。一是“創先爭優”活動與全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促進水土保持機制改革;二是“創先爭優”活動與學習培訓相結合,促進學習型支部建設;三是“創先爭優”活動與梯田建設工作相結合,促進全區梯田建設再上新臺階;四是“創先爭優”活動與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促進民生水利建設;五是“創先爭優”活動與勞動競賽相結合,促進水保工程高質量。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在學習中,堅持做到“七有”(有學習計劃、有理論書籍、有學習記錄、有學習筆記、有討論交流、有學習心得、有學習總結)、“五落實”(學習內容落實,學習效果落實、學習檢查落實、整改任務落實、努力方向落實)、“三到位”(思想認識到位、學習措施到位、理論聯系實際到位)。在學習內容上,堅持“四定三保證”,四定即定任務、定內容、空時間、定目標,三保證為保證人員、保證時間、保證質量。同時,注重對后進黨員的教育幫扶,通過“三個轉變”解決了對后進黨員的學習問題,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從時斷時續向持續學習轉變,從急功近利向學用結合轉變,做到了學以致用,學以益智、學以勵志、學以立德、學以修身。在黨員中深入開展了“看工作勁,查工作表現,比工作態度;看工作實際,查工作效率,比奉獻精神;看服務質量,查服務態度,比勤政意識”的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看全體黨員干部是否在履行工作職能中重視工作實際,重視工作效能;機關工作人員與梯田建設現場工作人員是否堅守崗位,是否積極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機關工作人員是否認真接待和處理群眾來訪,能及時解決與群眾間的矛盾,是否能真正為民做實事,為民謀利益。

活動中,在工作現場設立學習陣地,辦學習專欄,黨組織和黨員簽訂公開承諾書,踐行承諾等系列活動,極地大地烘托出活動的火熱氣氛,使黨組織及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創優爭先”活動中去,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與梯田建設工作結合起來,深入到工作一線中,田間地頭中,靠前指揮,科學決策,及時解決梯田建設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技術人員核查生產道路質量)
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黨徽在黨員干部中閃光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支部黨員干部扎根一線,把標準,抓質量,促進度,搞服務,扎實工作,充分體現了水保人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精神,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的精神,認真負責、開拓創新的精神。在土地整理項目現場,下派技術人員馬強、楊孝賢、呂暉等幾名同志每天堅守在工地,每天吃住在工地,每天指導服務在工地,因項目規模大,涉及面廣,他們查看工程平均每天要步行2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風吹、日曬和雨淋,技術人員的臉都變成了黝黑色。在皂郊鎮張董機修梯田點,黨員王建鋒、張琦倆位同志每天堅持與施工人員同吃同住同上地,白天深入一線,肩扛儀器,手拿圖紙,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晚上利用休息時間走東家串西家,統一群眾思想,解決群眾問題,在他們的努力下,高質量、高標準完成了5000畝梯田建設任務,得到了市、局領導的一致好評。技術骨干曹亞麗,概預算手李海紅,統計員鄭小風、王鴻雁,制圖匠楊夫英、吳萍等女同胞們,在每個項目規劃設計工作中,她們都竭盡全力,兢兢業業,雙休日、節假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有的同志由于孩子沒人帶,晚上加班回家遲,就攜夫帶子,全家上陣;有的同志老人住院、孩子生病、自己感冒仍堅持工作,不論任務多艱巨,時限再緊迫,他們都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高質量、高標準按時完成任務。“長治”八期工程、坡耕地水土綜合整治工程、基本口糧田建設坡改梯專項工程等均出自她們之手。等等事例,舉不勝舉。她們是我們新時代的“水保娘子軍”。

(秦州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效)
全力以赴搶險救災,讓黨旗黨徽在群眾中中閃光
2010年8月11日至12日,秦州區突降暴雨,娘娘壩、華歧、天水、皂郊4鄉鎮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災襲擊,洪水所到之處,房屋倒塌、農田被淹、橋梁塌跨、河流改道、交通受阻、通訊、飲水中斷、電力停運。暴雨洪災造成12個鄉鎮134個行政村辦34852戶156834人受災,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在暴雨襲來的生死關頭,區水保局的黨員干部在局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與水利搶險隊員一同齊心協力、奮戰受災前緣,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局領導深入一線,身先士卒;搶險隊員在災區緊急搶險,排除險情;辦公室人員嚴守工作崗位,匯總上報災情。在危難時刻,他們奮不顧身,與暴雨搏斗,與洪水抗爭,經受住了黨組織的考驗和黨性鍛煉,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精神,以大無畏的精神構筑起了一道堅實的捍衛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防護大堤。

(項目監理)
彰顯水利行業精神,讓黨旗黨徽在水保工作中閃光
水保支部一班人牢牢把握發展這一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項目建設為中心,抓重點,破難點,創特色,求實效,扎實開展項目建設工作,構建民生水利、資源水利、生態水利,取得了新成效,開創了新局面。2010年全區完成綜合治理面積46.3平方公里,完成了馬鞍山精品示范小流域建設工程建設;建設高標準梯田45960畝,玉泉鎮和中梁鄉達到了梯田化鄉鎮的標準,20個行政村達到了梯田化村標準;藉河示范區二期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完成綜合治理面積23.57平方公里;秦州區中梁鄉土地整理項目全面完成,并通過省上驗收;爭取和儲備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項目12個。

(制作圖片展宣傳水保法)
中國共產黨秦州區水利局水保黨支部是一支能征善戰、團結向上的領導集體,是一支秦州區水利行業的先鋒隊和主力軍。今后,我們將堅持以局黨委制定的黨建工作目標為著力點,以“提高服務技能、解決突出問題、促進民生水利"為工作理念,團結帶領支部全體黨員干部真抓實干、務實創新、開拓進取,為促進全區水土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馮集流域梯田建設示范點

水保技術人員利用光電經緯儀科學規劃梯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