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保障性住房建設系列報道之三
將保障房建成百姓滿意的“放心房”

(秦州區外宣辦)“樓脆脆”、“墻歪歪”、“屋漏漏”……近年來,一些地區出現的保障房“低保障”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刺痛了群眾的心。如何確保將保障房建成群眾滿意的“放心房”?
為了將保障房建成“放心房”,秦州區采取多項措施,強化保障房安全生產、質量監管目標責任制。同時,嚴把項目前期設計關,堅持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理念,建筑設計規格高,采用多層框架和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水、電、暖智能卡分戶計量,戶型結構分布合理,建筑材料環保節能。首先,是實行主要領導抓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高位推進機制。所有參加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相關單位都做出安全生產、建設進度、工程質量的承諾,明確職責、靠實責任;其次是實行多部門綜合協作、抓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服務機制。各相關部門多方配合,實行一站式服務,解決影響開工進度的難題;三是實行公示評比結合、抓進度、保安全、保質量的工作機制。優化施工方案,排出工期進度,按月逐項目、逐標段向社會公示工期進度,接受社會監督,同時不斷加強質量監管,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對于工程質量問題,嚴肅追查責任;四是實行專人定期督查、檢查的促進機制。紀檢、監察機關嚴格按照“五監管一查處”的要求,確定專人進駐現場進行監管,發現問題及時查處。

12月6日上午,記者冒著雨夾雪來到位于秦州區西十里的“山水新城”小區建設工地。一進入施工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火熱的施工景象:穿梭往來的工程車、轟鳴不停的打樁機,鋼筋、水泥、塔吊和龐大的建設者隊伍交相輝映。
在工地上,記者見到了正在檢測鋼筋的天水市建筑勘察設計院監理公司的監理工程師劉文炳。“我們會對每一批進場的材料進行檢測,絕不允許有任何的疏漏,堅決杜絕‘瘦身鋼筋’等不符合標準的建筑材料。”劉文炳神情嚴肅地對記者說。
中午12點已過,秦州區國投公司的甲方代表老李戴著安全帽還在工地上忙碌著。從“山水新城”開工以來,老李幾乎沒有休息過,他心中裝著一個樸素的愿望,“希望工程能保質保量地早日交付使用,讓老百姓能早日住進來!”
言談間,老李帶領我們穿行在正在“誕生”中的“山水新城”施工區。繁忙的工人、運作的機械、轟鳴的挖掘機……撲面而來的建設氣息,令人精神大振!
質量安全是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建設的“高壓線”。“我們從設計到材料的要求都是高起點;施工環節中也格外用心。所有的材料選擇,包括鋼材、外墻涂料等,都是按照標準選擇的優質材料。”老李信心十足地對記者說。
望著正在緊張施工的現場,記者似乎已經看到這個大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山水新城”,正在建設者辛勤的手中“茁壯成長”。那新修建的每套住房里,不僅裝著一個個家庭的新夢想,同時也裝著建設者們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