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舉辦勞務品牌項目培訓班

6月25日上午,由區人社局,區監察局、區財政局、區司法局及大門鄉政府聯合舉辦勞務品牌項目培訓開班儀式在大門鄉政府舉行,這次活動有136名務工人員參加培訓,由法律資深專家進行維權理論輔導,并有預備役教練培訓后通過實際操練技能考試,真正做到組織一批、培訓一批、就業一批、跟蹤服務一批,讓經過培訓的學員找到滿意的工作。
按照“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監管、群眾受益”的原則,秦州已連續舉辦了3年的勞務品牌項目培訓,勞務輸轉方式經歷了從單個的、自發的進程務工到有組織、大規模的勞務輸出,從單純體力型輸出到有技能和智力含量的綜合型輸出,在長期調查實踐中形成了”齊壽建筑工、秦州籍河技工、秦州曹劉保安、牡丹大姐家政服務”四個具有濃郁秦州特色的勞務品牌。這些有秦州地方特色的勞務品牌已成為務工者闖四方的“通行證”,客觀上提升了秦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把勞務做為四大產業之一,區委區政府對勞務經濟工作非常重視,為了進一步促進秦州由人力資源大區向人力資源強區的轉變,秦州人社局緊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把握工作著力點,選準勞務培訓工作發展突破口,科學制定培訓規劃、精選培訓機構、編排培訓教材內容、確保培訓質量、保證完成培訓任務等方面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參加培訓單位互相監督,共同推進這項工作,區勞務辦要加強監督檢查,對培訓效果和學員就業情況進行檢查驗收,確保培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切實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提高農民收入,把勞務輸轉培養成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把大量的勞動力轉移和提升到高端產業上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引領了勞務經濟發展的方向,為秦州“率先跨越發展,建設首善之區”的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秦州人社局督查考核全區上半年勞務經濟工作

6月中旬,秦州人社局對鄉鎮、街道的上半年勞務經濟工作進行考核,為了全面、系統、準確、客觀掌握勞務工作開展情況,考核組采取聽取匯報、查看資料、現場打分等形式量化工作進度。
今年以來,全區各鄉鎮、街道都能按照省、市、區關于發展勞務經濟的文件精神,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以“輸轉—培訓—創業”三位一體方式,著力盤活勞動力資源,有力推動了我區勞務經濟工作的發展。截止目前,全區共輸轉務工人員9.98萬人,占年任務的90.24%,勞務收入5.73億元,占年任務的43.8%。
從考核過程中看 ,各鄉鎮均成立了勞務工作領導小組,都有勞務陣地,做到陣地、設施、制度、人員、任務“五個到位”,勞務工作有有分管領導抓、有專職協管員管理,目前各鄉鎮均已完成市勞務辦年初下達的指標任務;陣地建設上,通過比較,齊壽、玉泉、皂郊較規范,做到了機構充實,制度上墻等;在農民工技能培訓方面,玉泉鎮今年3月份在李官村組織了100多人的農民工培訓,娘娘壩鎮在育苗基地、中藥材基地就地培訓轉移農民工300多人,平南鎮在王坡、孫集、萬莊、高樓等村的蔬菜示范基地培訓轉移農民工500多人,250名勞務品牌培訓任務在大門鄉、平南鎮舉辦;在培養農村勞務經紀人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有大門鄉、天水鎮,涌現出像劉軍政、于乖乖、于解元等勞務經紀人,每人成功輸送300多人,一方面緩解我區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帶領群眾走出家門,找到了致富創業之路。
在考核座談會上,人社部門領導對全區上半年勞務經濟工作做了詳細總結,并指出后半年的工作重點,要以品牌培訓、技能培訓為抓手,結合“雙覆蓋” 摸底調查活動,根據市場需求,加大培訓力度,扎實開展培訓工作,使大部分農民真正掌握一到兩門技能,勞務輸轉人員能夠充分就業,提高收入,帶動秦州區勞務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