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實的防洪大堤
——秦州區水務局抗洪搶險紀實

(秦州區抗旱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區水務局局長劉書文現場指導搶險救災)
今年進入汛期以來,天水市秦州區先后遭遇了“6•20”、“7•8”、“7•21”、“7•25”四次暴洪災害和“7•22”岷縣、漳縣6.6級地震波及災害,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損失。
在洪水災情發生的關鍵時刻,在特大暴洪襲來的生死關頭,秦州區水務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所在,始終牢記“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領導在一線指揮,黨員在一線帶頭,職工在一線奮戰。他們以大無畏的精神構筑起了一道堅實的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防洪大堤,他們用忠誠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搶險救災的水利人之歌。

(搶修受損飲水工程)
跋山涉水查災情
汛情就是召喚,災情就是命令,抗洪搶險是水務人義不容辭的使命。
持續強降雨災情發生后,秦州區水務局全局緊急動員,迅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成立了由局長總負責的搶險除險隊、供水搶修隊、應急供水隊、防汛物資運輸隊和預警預報組、后勤保障組、綜合協調組、災情核查組等4隊4組8支隊伍,全力以赴投身以娘娘壩鎮為重點的搶險救災工作中。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共產黨員;哪里最危急,哪里就有水務職工。
6月20日晨6時許,劉書文局長帶領災情核查組第一時間冒雨趕到了受災嚴重的娘娘壩鎮。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生命危險,在白家河沿線的南峪、錢家壩、舒家壩等地,一處一處查看險情,一村一村了解災情。其它工作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也迅速趕到受災鄉鎮、村組排查險情,排摸災情,開始了緊張有序的災情核查工作。6月23日,在通訊、電力還未搶通,甘什戰備路董甘段多處被泥石流、洪水沖斷、阻斷,搶修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時,災情核查組人員沿著被洪水沖毀的崎嶇山路,經過近3個小時的跋山涉水,步行10多公里路,進入了嚴重受災的馬家壩、柴家莊,現場勘查災情,安慰群眾,與鎮、村干部一起研究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同時,從7月27開始,按照統一的核查辦法,將全區水利基礎設施受災情況核查工作分城鄉結合部玉泉鎮、中梁鄉,重災區娘娘壩鎮、汪川鎮、大門鄉、齊壽鄉和其余10鄉鎮三部分,由各水務站牽頭,抽調30名業務骨干,深入堤防、飲水、梯田工程建設一線,全面核定受災情況。經深入勘查核實,6.20以來的四次特大強暴雨致使秦州區娘娘壩、齊壽等鄉鎮部分村段堤防、人畜飲水、灌溉等水利工程水毀受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863億元。其中暴雨水毀堤防工程73229米,人畜飲水工程38處;水毀灌溉工程3處,影響灌溉面積21475畝;梯田受損面積51880畝。

(投入大型機械清淤清障)
緊急清障除險情
特大暴雨導致娘娘壩鎮柳林、河口、上店子等村堤防被毀,河道被石塊、樹木、泥石流等障礙物堵塞,嚴重影響了沿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看到被暴洪泥石流肆虐過后滿目瘡痍的河道和村莊,水務職工感到肩上責任的重大。他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盡快清除河道障礙物,及時排除險情。為了防止次生災害發生,搶險除險隊的37名黨員干部不顧疲勞和個人安危,現場組織指揮挖掘機、鏟車等大型車輛,清除河道內的泥石流、樹木等障礙物,填堵決口。渴了他們就和施工人員一起喝一口礦泉水,餓了就啃一口方便面。截至目前,以娘娘壩鎮白家河為重點,先后調運搶險車330輛(次),投入挖掘機210臺(次),裝載機90臺(次),施工人員270人(次),先后2次搶通娘娘壩柳林至上場道路3處9公里,榮光、河口、望天等村公路6處12公里。搶護橋梁2處4次,清理排洪溝21處15公里。清除榮光、花園、柳林、馬家壩、柴家莊、望天溝、長河溝、張家山、劉家河、錢家壩、舒家壩、沿川和娘娘壩鎮區河道淤泥障礙物42.85萬立方米,疏浚河道23.77千米,填堵河堤決口8處2500米,拆除阻水橋2座,及時排除了當時形勢下的險情。與此同時,投入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146臺(次),雇傭清理工389人(次),對藉河城區河道、羅峪溝、呂二溝、水家溝、豹子溝、南溝河等城區段長約23公里的河溝道進行了清淤清障,共清淤13.7萬方,清理垃圾0.43萬方,清理農作物380多畝,樹木80棵,拆除河道違章建房8間,確保了沿線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防汛物資運輸隊4臺車輛全部出動,緊急運送編織袋22萬條,鉛絲籠(片)4000件,雨傘、雨衣、雨靴等雨具380套(件),鐵鍬、洋鎬等搶險工具490把,發電機2臺、抽水機30臺,有力地保障了防汛搶險需要。后勤保障組在市水務局和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時貯備了編織袋42萬條、鉛絲籠(片)15000件、雨衣雨具500套、鐵锨洋鎬600把、油桶10個、發電機10臺、應急照明燈54只、強光手電40把、對講機10臺、中繼臺1臺、小型保溫桶17只、拖車鋼繩140米、水罐及支架15 套,調集小型運行車輛10臺,貯備油料(柴油)4200升,為當前防汛應急做了充分的準備。

(出動供水車輛保障受災群眾飲水安全)
及時搶修保飲水
“生死關頭,看到你們,我們就看到了希望!”看到水務局供水搶修隊的隊員們在道路被泥石流、樹木、巨石阻斷,無法前行的情況下,踏著泥濘的道路,冒著生命危險搶修供水工程的情景后,柴家莊群眾激動地說。
為了讓災區群眾盡快吃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供水搶修隊30名業務骨干分5個工作組深入娘娘壩鎮等重災區,先后3次搶修31處嚴重受損的飲水工程,累計架設供水管道165.5公里,增設臨時供水點28處,有效解決了7.25特大暴洪之前受災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應急供水隊在7.25特大暴洪發生后,緊急投放1.5噸水罐26個,出動大型水車2輛巡回流動,集中向5個村和11個臨時安置點運送自來水,及時解決了受災群眾的喝水問題。

(組織挖掘機清理溝道山洪泥石流)
全力搶通“生命線”
汛情十分緊急,災情相當嚴重。領導干部是群眾的主心骨,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是職責使然,黨性使然。
6月20日上午9時,娘娘壩鎮大雨仍然下個不停,瘋狂的洪水沖著樹木、巨石和淤泥急流而下。當劉書文局長帶領災情核查組查看了白家河上游沿岸村莊、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后,準備趕往降雨量最大的望天、花園村時,唯一通往李子園的道路在野雀扁被暴雨沖下來的泥石流阻斷,死死堵住了通行。看到眼前的情景,想到道路前方受災的群眾,劉書文和災情核查組的同志們神情凝重,他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盡快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及時排除險情,爭取在第一時間搶通通往重災區的生命線。
上午10時許,災情核查組組長胡小波和河道清淤組隊員余謙分別從就近工地調來了鏟車、挖掘機,開始了緊張而有力的道路清障工作。幾噸重的巨石、樹根、樹枝被挖掘機一鏟一鏟挖走,泥石流最多的野鵲扁道路終于被一點一點的鏟出了一條可以讓小型車輛通行的生命通道。
從李子通往長河村的道路長達26公里,路就在水邊,水就在路邊,水路相依而靠,道路多處被大水沖毀隔斷。溝門大橋被洪水撕開了一道20米長的口子,通往溝門、長河等村的唯一通道被大水阻斷。搶險攻堅組又調來一臺挖掘機和一臺鏟車,一鏟、兩鏟……開始挖土,填堵決口,經過6個多小時的奮力搶修,大橋決口處一條3米寬的路面終于被泥沙墊了起來。
路通了,橋也通了。大橋兩邊著急等待的群眾顧不上言謝,迫不及待地向橋對面趕去。看著匆匆過往的群眾和緩緩通行的小型車輛,搶險攻堅組的同志們總算緩了一口氣。
在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中,秦州區水務局顧全大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調運組織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12臺,及時搶通了通往榮光、柳林、李子園、溝門等村受阻道路6處,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
科學預警降損失
從6月19日19時10分開始,秦州區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就通過山洪預警“戶戶知”預警平臺,嚴密監測云情雨量,持續發布氣象黃色、紅色預警公告和山洪災害準備轉移、立即轉移預警通知31次、發布預警廣播 31 次,發布短信70次25672條,其中預警短信4111條。各鄉鎮、村、重點項目建設單位、礦山企業等接到預警信號后,第一時間通過鎮、村級無線廣播發布了預警。各相關單位負責人利用手機、電話、銅鑼等設備進行預警轉移通知,組織村民群眾、施工人員及時轉移,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儲備的防汛物資)

(設置臨時供水點保障安置點受災群眾有水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