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進行時
——秦州區娘娘壩鎮災后一年重建記

(秦州區娘娘壩鎮錢家壩遷移安置點建設現場)
核心提示:2013年7月25日的這一天,娘娘壩人刻骨銘心,天水人民刻骨銘心,暴洪肆虐后的秦州區娘娘壩鎮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時間的輪回又讓該鎮迎來了這個特殊的日子。遭受重創的娘娘壩人在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援助的同時,用自己雙手建造起的一座座嶄新家園不斷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恢復通暢,烈日下,建設者和村民在與時間趕速度。在娘娘壩鎮隨處可見的建設場面正譜寫著涅槃重生的傳奇。

(秦州區花園村雨子溝門村民王文忠準備布置7.25暴洪后新建的住房)
7月18日,2014年入伏第一天,烈日下,重建中的秦州區娘娘壩鎮各項工程正在加緊施工……

(秦州區娘娘壩鎮李子河口規劃安置點建設現場)
記者在沿著316國道從徐家店收費站至娘娘壩鎮主街道前行中看到,去年道路護坡上滑落的泥石痕跡已經很難在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條35.83公里通暢平展煥然一新的柏油公路。娘娘壩街道上正在施工的水泥路面上工人正灑水養護,街道兩邊新修的排洪渠同時在加緊施工中。目前由秦州區公路段和高等級公路養護中心施工的道路修建工程路面工程已完成,護坡部分正在加緊施工中,預計今年8月將全面完工。據了解,受損的交通基礎設施目前已恢復完成董水溝至李子4.2公里的路基、邊溝、擋墻工程,柳林大橋建成通車。316國道過境段沿川至舒家壩25.8公里的鋪油項目。鎮區主街道水泥路正在施工。劉什公路完成39公里路基、擋墻、橋梁工程。
從娘娘壩鎮在通往李子園村的這條依河道而建的村級公路上,記者看到,雖然被去年暴洪重創過的村莊還傷痕累累,但來往于這條路上的工程車輛和隨處可見的建設場面,正在讓“遍體鱗傷”的災區恢復比往日更為強健的“體魄”。

(由全國道教協會捐贈270萬元修建的錢家壩小學,現已經完成主體工程、8月25日將如期交付使用)
“政府給我們家分期補助了2萬元,自己出資6萬多無,整個房子建起來要花近10萬元,”正在給新建住房灑水的花園村雨子溝門村民王文忠對記者說,去年7.25暴洪期間,王文忠家的住房背后因山體滑坡而導致成危房,原來主要依靠在建筑行業打工的他,今年全憑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一座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在該村和王文忠一樣的受災戶基本都采取了自己投工投勞的方式,重建自己的家園。據該村村委會主任曹拜祥說,去年村里受災后,村上采取原村自建形式的有37戶,基本在8月份完工, 據了解,為了徹底解決受災嚴重的無房戶,在位于娘娘壩鎮東部李子河口規劃了安置點,規劃安置180戶,共11棟,總建筑面積16307.88平方米,該工程于2014年5月16日開工,2014年12月6日竣工。主要用于安置溝門,柳林、李子等村部分搬遷的農戶。截止目前,該工程完成投資600萬元,主要完成地下基礎及回填工程,預計8月月底全面完成主體工程。(何永德)

(秦州區花園村雨子溝門村民王文忠7.25暴洪后新建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