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踐行宗旨 全力抗旱減災
去冬今春至今年7月份,秦州區持續干旱少雨,今年1月至7月份降水量僅為138.3毫米,比歷年同期降水量減少5到6成。7月份以來出現持續高溫天氣,30℃以上的天氣14天,32℃以上的高溫天氣9天。持續高溫和干旱少雨,造成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地表水大部分出現斷流,農田土壤普遍失墑,農作物受旱嚴重。秦州區部分鄉村發生不同程度的人畜飲水困難,個別鄉村出現人拉畜馱2公里以外找水現象。面對嚴重旱情,秦州區水務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解決民生問題為著力點,多管齊下,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抗旱減災工作,力爭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以確保群眾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
提高思想認識,全面安排部署
該區水務局按照全市抗旱減災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及時召開了專題會議,對抗旱減災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局屬單位和基層水務站要充分認識旱情的嚴峻形勢和做好抗旱減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緊迫感和責任感,牢固樹立“防大旱、抗大災”的思想,把抗旱減災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信心,緊急行動起來,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實實地抓好抗旱減災各項工作。全局抽出專人進行分組深入各鄉鎮調查摸底旱情災情,區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建立抗旱值班制度,暢通信息,及時、準確、全面掌握旱情,傳遞旱情及抗旱工作信息和動態。
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人畜飲水
全區已建成農村人飲解困和飲水安全工程的村莊,都基本能夠保證群眾安全飲用水。全區發生飲水困難的3.5萬人,主要是還沒有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邊遠鄉村。其中最為困難的0.76萬人,為目前仍然飲用山泉、小溪溝水源的邊遠山村。對于這些村莊,一是利用鄰近村莊已建成的人飲解困和飲水安全工程設立臨時供水點,為缺水群眾提供方便,優先保證群眾生活飲用水;二是對于離供水工程等有效水源較遠的村莊,組織發動群眾采取車拉、管引等措施,保證供水。三是根據各地情況采取臨時延伸管道擴大供水受益面、增設臨時供水點等措施為群眾提供飲用水水源。同時,加快在建人飲供水工程進度,盡快建成投入運行,以確保群眾基本生活用水。
堅持多管齊下,搶抓灌溉保苗
一是以機井提灌等骨干水利設施為重點,以集雨水窖、塘壩等小水工程為補充,千方百計挖掘一切可用水資源,啟動所有水利設施投入抗旱灌溉;二是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緊檢修機電設備,維修清淤渠道,修復水毀水利設施,最大限度地發揮水利設施灌溉效益;三是組織群眾充分利用近年來水利部門補貼配發的移動式柴油噴灌機,發揮其移動靈活、不受電力限制的特點,利用有效水源進行澆灌;四是利用配發給皂郊、關子、天水、汪川、中梁、藉口、牡丹、玉泉8個鄉鎮水務站的185臺移動式柴油噴灌機,堅持設備到位,服務到位,在各自管轄區域進行抗旱澆灌;五是動員組織群眾落實平田整地、大塊改小畦、田間配套等常規節水措施,利用小河、山泉等零散水源和采取車拉畜馱人擔等辦法,進行點澆點灌,將旱災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六是在人飲工程水源相對富足,能保證人畜飲水需求的情況下全部開機,采取車拉管引,對果園和大棚等主導性產業進行抗旱澆灌服務。
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抗旱投入
面對今年旱情,區水務局千方百計向上級對口部門爭取抗旱資金,加大、加快小型農田灌溉設施建設和維修配套,盡早投入抗旱生產,爭取抗旱工作的主動權。同時切實加強抗旱及支農資金管理,確保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今年共投入抗旱資金60多萬元,檢修各類機電井67眼、噴灌機具145臺套,維修、配套各類小型水利工程23處,完成春灌面積4.6萬畝,夏灌面積2.8萬畝。累計投入抗旱人數1萬多人次、機動抗旱設備400多臺套、機動運水車7輛,解決了7500人的臨時飲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