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外宣辦)2月16日,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雷鳴,副市長霍衛平帶領市區林業、水利、交通等部門負責人,調研秦州區北山植樹造林工作。
雷鳴、霍衛平一行來到太京鎮北山“十八羅漢”峰,實地察看了山區植被,認真聽取了有關部門匯報,并就2015年天定高速公路沿線北山植樹造林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雷鳴要求,秦州區要嚴格按照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逐步打造市區南北兩山50公里綠色長廊”的目標任務,搶抓春季有利時機,全力開展北山植樹造林工作。一是要從造林地塊選定、規劃設計、苗木供應、工程整地、指導栽植等多個環節做好前期規劃,分階段推進植樹造林工作;二是優化種植結構,種植既適宜北山地質和氣候條件,又能美化北山景觀的樹種,做到生態林和經濟林結合互補;三是要加強植樹造林片帶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道路修筑、用水保障等工作;四是要將天定高速公路沿線植樹造林工作和退耕還林、土地流轉相結合,積極利用土地流轉平臺,破解造林難題,促進林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五是動員部署各級力量,充分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形成“區、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局面,形成“協同作戰、一體推進”的強大合力。六是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將林業宣傳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報道,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林業、支持林業的良好氛圍。
霍衛平要求,要把造林綠化放在生態建設的首要位置,放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位置,放在持續發展的重要位置,著力打造城市綠色生態屏障。在北山植樹造林工作中,要做好前期規劃,形成點面結合、不留空白的局面;要結合天定高速公路沿線植樹造林,認真做好沿線環境治理工作;要堅持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爭取利用三年時間,將關子鎮至城區沿線范圍內的北山打造成“綠色長廊”,為“美麗天水”建設夯實基礎。
區領導舒健、李子園、康泰來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