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換新貌 群眾樂開顏
——秦州區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現場部署
秦州區羅玉小區位于七里墩街道轄區,是全區最早、規模最大的開放式住宅小區,天水市公安、住建、林業、衛計等部門均分布于小區周邊,打造安全、暢通、有序、文明的羅玉小區市容環境,對于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尤為重要。2016年1月以來,結合道路交通秩序綜合整治,秦州區全面開展了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這不僅是近年來我區市容環境整治態度最堅決、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整治最為徹底、成效最突出、反響最好的一次,街區秩序有了一個根本性的好轉,羅玉小區上下呈現出市容換新貌、群眾樂開顏的良好局面。

整治前
一、民生為重刻不容緩
近年來,受物業公司管理不到位、市場規劃建設滯后及東方紅城中村改造遺留問題解決不徹底等因素制約,羅玉小區岷玉路和三星路占道經營見怪不怪,亂搭亂建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市容環境,擾亂了市民生活,損害了城市形象,甚至給社會穩定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復提出質詢,新聞媒體多次曝光,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反響強烈,羅玉小區市容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困擾秦州區城市管理的一個久治不愈的“頑疾”。
㈠決心來自科學的決策。面對社會的強烈反響和群眾呼聲,區委、區政府意識到,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不僅是“三城聯創”的必然要求,更是關乎民生、關乎發展、關乎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威信的德政工程,必須下定決心,速戰速決,堅決根除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等頑疾積弊,還群眾一個安全、暢通、有序、文明的市容環境。為了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區委、區政府責成城管、公安等相關部門對羅玉小區市容環境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一次拉網式的調查摸底,區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并先后數次專題聽取了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找準了結癥所在。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2016年1月3日,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從1月12日起分岷玉路和三星路兩個階段,全面開展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號召全社會積極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堅決打擊占道經營、亂搭亂建行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同時對整治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自此,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的大幕全面拉開。
㈡攥緊拳頭才更有力量。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點多、面廣,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合力攻堅。區委、區政府改變過去行業內的“單一整治”為“聯整聯治”,成立了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虎生任組長,副區長羅增芳任副組長,城管、公安、交警、工商、住建、食藥監、消防、公證及街道辦事處等多個部門參加的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針對整治關鍵環節成立了清理取締組、治安保障組、交通疏導組、消防安全組和醫療護理組等5個工作小組,分工協作,合力推進。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部署,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整治工作。各成員單位根據整治工作的需要,抽調精兵強將,整合執法力量,迅速部署到位。在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具體領導下,各相關部門緊緊攥成拳頭,由過去單個行業部門的“單打獨斗”變為“兵團作戰”,真正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式推進的整治工作格局。
㈢贏得輿論就贏得支持。整治攻堅戰能否打得贏,關鍵在于能否贏得輿論,能否最大限度地贏得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1月12日起,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宣傳攻勢全面展開,城管執法宣傳車在羅玉小區各主要街路沿街宣講,執法人員走進學校、社區、機關、工地和店鋪宣傳法規政策,電視臺和網站曝光各類違法違規和不文明現象,相關部門也紛紛走進行風熱線直播間對話市民宣講政策、釋疑解惑。強大的輿論攻勢,為開展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營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全區上下呈現出從關注市容環境整治到遵守法律法規的良好社會氛圍。

整治后
二、重拳出擊絕不手軟
整治要立竿見影、藥到病除,就必須出重拳、下猛藥,決不手軟。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雷鳴,區委常委、區長何東就整治工作多次作出指示,副區長羅增芳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執法部門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超常的組織手段、工作舉措和推進力度,全力攻堅,在較短的時間內,使積重難返的市容環境頑疾得到了徹底根治。
㈠依法拆除,各類亂搭亂建得到有效遏制。亂搭亂建不僅影響市容環境、擾亂交通秩序,而且存在極大的消防安全隱患。為徹底查處各類亂搭亂建,區長何東親臨一線指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虎生、副區長羅增芳靠前指揮、統一協調,按照“化整為零,分類實施”的總體思路,成立5支整治工作隊,劃分工作區域,對活動板房、臨時鐵皮房和簡易帳篷等亂搭亂建,利用鉗子、扳手、大錘和切割機等工具,人工拆解,機械裝車,廢品收購站統一處理。截止目前,共拆除活動板房51間、臨時鐵皮房20間、簡易帳篷158頂、其它棚子8間,羅玉小區亂搭亂建得到有效遏制。
㈡以人為本,疏導攤點進小街巷有序經營。由于羅玉小區缺少配套的專業市場,臨街占道攤點成為了周邊居民最主要的飲食、蔬菜、百貨供給場所。同時,攤點經營戶大多數為下崗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和城鄉結合部農民,占道經營的治理直接關系到城市最底層市民的日常生活。秦州區堅持以人為本,按照“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小街巷規范”的要求,在新市場建成前,借助道路兩側的人行道、空地,對所有占道攤點進行疏導安置,在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保證城市主干道街區秩序和道路暢通。
整治領導小組還在人行道兩側道牙上安裝了隔離欄,切實規范車輛停放秩序,保障行人安全通行。下一步,將大力推進綠化、美化和亮化工程,進一步提升羅玉小區的整體形象和檔次。

整治中
三、全線告捷立竿見影
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各成員單位緊密配合、迎難而上,勇于擔當、敢于攻堅,用堅定的態度、有力的措施,真正讓整治工作在一線得到全面落實,干部作風在一線得到切實轉變,矛盾問題在一線得到及時解決。廣大工作人員用忘我的工作和辛勤的汗水,換來了羅玉小區市容環境的大改善、大優化、大提升,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社會各界無不為之歡欣鼓舞、拍手稱快。
整治期間,共接到各行各業的來電百余個,對整治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廣大網民通過天水在線、天天天水網、天水生活網等網絡平臺留言20余條,大力表揚贊許整治工作。羅玉小區市容環境的改善,使群眾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城市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對外形象全面提升。

整治中
四、良好環境貴在持久
良好的環境需要長久維護,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整治成果,避免整治工作已解決的問題出現反彈反復,領導小組把整治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用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創新、發展,切實把整治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㈠聯動機制常態化。把整治工作中建立的研判分析、動態管理、聯席會議調度等做法固定下來,實現常態化,使各成員單位在城市的管理、規劃、建設、改造等方面保持密切聯系溝通,形成聯動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增強解決復雜問題的協同作戰、綜合治理能力。
㈡管理隊伍專業化。整治領導小區責成區執法局抽調業務骨干數名,成立了羅玉小區市容管理工作隊,并配備執法車、記錄儀、對講機等設備,每天不間斷巡查各主要路段,嚴查各類違章行為,切實鞏固整治成效。
㈢管控措施制度化。對于整治工作中早餐攤點“三定,三不準”、非機動車“三個一”、機動車輛停放“三級管理”、流動攤點“跟隨勸導”等收效明顯、百姓認可的措施,進一步完善后,形成制度。
羅玉小區市容環境整治工作之所以能深得人心、決戰決勝,就在于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想群眾所想,干群眾所盼,真正做到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在于各部門敢于碰硬、協同配合、合力攻堅,真正做到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在于注重宣傳引導、輿論先行,調動了一切積極因素,真正做到了全民參與、社會支持。我們相信,只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水平,就一定能夠讓街區更加干凈整潔,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