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外宣辦)2月4日,天水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雷鳴到齊壽鎮后寺村災后重建整體搬遷新村查看空氣能供暖設備測試運行情況。雷鳴強調,要科學測試,獲取詳細資料,破解新農村建設供暖難題。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繼明一同查看調研。
在新建成的齊壽鎮后寺村,一排排白墻青頂的二層小洋樓整齊劃一。整個住宅小區占地36畝,建設總投資2423.92萬元,有兩層連體住宅53棟,住宅103套。整個住宅小區已經建成,達到入住條件,可是新建小區的供暖一直是新農村建設中面對的普遍難題。如何破解新農村建設中的供暖難題引起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在今年的供暖季,區上和廣東一家生產供暖設備的企業洽談,計劃利用空氣能供暖設備破解供暖難題。
空氣能供暖系統通過空氣蓄熱獲取低溫熱源,經系統高效集熱整合后成為高溫熱源,用來取(供)暖或供應熱水。利用制冷劑吸收空氣中的熱能和太陽輻射能,并通過壓縮機壓縮制熱后與水交換熱量來達到供熱效果,在室內鋪設地暖形成居家的完整供暖系統。

在后寺村新建住宅內,雷鳴向企業負責人及參與測試的發改、住建、科技等部門負責人詳細了解了供暖設備的試驗運行情況。隨后實地查看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詳細詢問設備的運行原理,耗電、供水、入戶及供暖成本等細節情況。
雷鳴指出,空氣能設備作為新型的供暖設備能有效破解新農建設的供暖難題,它的市場前景廣闊,如果試驗測試成功可以引進,在秦州區建設生產基地,形成新的產業鏈。
雷鳴要求,要認真做好設備的測試運行情況,跟蹤記錄設備的各類運行參數,特別要掌握設備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的運行狀況,考察設備在秦州區運行的適應性;要根據測試出的參數對供暖成本進行嚴格核算,把供暖成本控制在搬遷村民能承受的范圍之內;企業要根據測試情況和全區的實際需求對產品進行提升改造,最大限度節能降耗,壓低成本,生產出綠色、環保、農村群眾能夠接受的供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