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小伙閆小剛憑著一股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圓了自己的創業夢。不僅如此,他還心系家鄉人民,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帶動父老鄉親就地創造財富、共同致富。
閆小剛出生于皂郊鎮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中學畢業后他獨自外出打工,做過好多份職業后,選擇回家創業。當時秦州區做果品銷售貿易的主要還是較傳統的小范圍批發,銷路太窄,不成規模,是制約當地果品市場的一個瓶頸。閆小剛作為一名80后,憑借多年外出摸爬滾打的經驗以及開闊的眼界,于2006年率先在秦州區搞起網絡銷售,使傳統果品銷售由線下走上線上。經過近十年打拼,他逐漸在水果等農副產品銷售方面站穩了腳跟。
閆小剛自幼生長在皂郊鎮店鎮村,這里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適中,適合“花牛”蘋果的種植,但由于當地農民都是零散種植不成規模,又沒有管理經驗,收益不好。原本種蘋果的“金銀寶地”不僅沒帶來好效益,反而成了包袱。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看到和他當年一樣,年輕的勞動力不斷外出打工而撂荒土地時,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決定擴大產業鏈,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帶動父老鄉親就地創造財富、共同致富。
就這樣,2015年隨著國家流轉土地相應政策的出臺,閆小剛在皂郊鎮政府的幫助下,先后投資八百萬元成立了天水易天果業有限公司和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隨后,他又率先從國外引進全自動環境控制系統,用于畜牧養殖。年輕的閆小剛不斷求新求變,逐步形成了“合作社+市場+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帶動著地方農業不斷走向現代化。
創業的過程無疑是艱辛的,閆小剛用自己的事跡行動展示了農村青年不服輸、敢拼敢闖、敢為人先的品質。如今他帶領公司及合作社年銷售額突破了6000萬元,在國內站穩市場的同時,將貿易延伸到國外,實現出口創匯350萬美元,利稅750萬元。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為返鄉農民工就業提供條件,直接提供100個就業崗位,間接帶動周邊農戶近500人,帶動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對于37歲的閆小剛而言,前行的路依然漫長,機遇和挑戰共存。但是有理由相信,憑借務實肯干、堅韌誠信的性格品質,他的事業會一步步走得更遠。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不斷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回饋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