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國土資源系統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的有關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秦州國土分局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再添措施恢復治理,認真開展轄區內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

(鑫海礦業沈家溝礦區恢復治理區域)

(恢復治理后的中材水泥馬家山西礦區)
一是提前調查摸底,規劃編制先行。從去年開始,秦州國土分局就委托甘肅省第一勘查院對轄區內的所有礦山進行詳查摸底,收集整理全區“三區兩線范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資料,對全區87家生產、在建、歷史遺留礦山和探礦權及其他無主礦山進行實地調查,完成《秦州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劃》,做到一個礦山一個臺賬,將規劃細化到每個礦山恢復治理的措施、區域、范圍、內容、面積、時限,植樹種草覆綠的樹種、草籽等,并將恢復治理的礦山逐一造冊登記,整理圖件資料,建檔立卡,做到依法依規按程序、按時限節點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

(鑫海礦業陶家灣礦區恢復治理區域)

(恢復治理后的華奧礦業趙家河礦區)
二是及時搶抓機遇,開展綜合治理。今年以來,秦州國土分局以創建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為契機,以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為抓手,搶抓今年春季雨水較多的大好時機,將中材水泥馬家山、華奧礦業趙家河、天祥水泥關子鎮等非金屬礦山和李子金礦、鑫海礦業陶家灣、沈家溝、鑫隆礦業柴家莊、華遠礦業廟山梁、望天溝、誠鑫礦業白音峽等金屬礦山列為重點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區域,以“點”為突破口,“點、線、面”結合,全面鋪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截止5月上旬,在天水中材水泥、李子金礦、天祥水泥、華奧礦業等10家礦山企業的23個礦區的河道、硐口、坑口、槽道、廢料堆場、辦公生活區、棄土場等區域進行恢復治理,共計治理覆綠土地434.27畝,植樹133902株,播撒草籽2012公斤,修筑護坡約300米,修筑擋墻7處約270米,890立方米,修建截排水溝700米,336立方米,封存治理廢棄礦硐10個。

(恢復治理時正在給新栽的樹苗澆水)
三是加大清理、關停、整頓在各級各類保護區、水源地、各種功能區、敏感區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力度。按照省國土資源廳下發的關于清理關停各級各類保護區、水源地、各種功能區、敏感區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有關精神,深入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對8個涉及保護區的礦權逐一排摸,對區域內的設備、人員、板房、礦硐、溝槽、豎井、礦石、廢渣廢料等實行全面清理;關停華奧礦業趙家河礦山、所有實心磚瓦粘土廠及河道內非法采砂場;清理整頓小隴山林場內的所有金屬礦山,確保各級各類保護區、水源地、各種功能區、敏感區內礦業權關停整改到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到位。

(恢復治理后的華奧礦業趙家河礦山)
四是多方聯合,形成合力,力爭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秦州國土分局與環保、水務、林業、安監、公安、甘肅秦州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緊密聯系,互相配合,加大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打擊查處力度,形成合力,力爭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依法有序開展、按時完成。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