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加大城市建設力度 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秦州區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紀實(六)
全域無垃圾治理
全省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秦州區按照省、市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總體部署要求,迅速反應,主動作為,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靠實工作責任,狠抓措施落實,全區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全域無垃圾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積極探索建立全域無垃圾治理長效機制,不斷完善“五個一”工程,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片區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機制,促進各項治理任務有效落實。中梁鎮探索建立的“一縱六橫兩教育,八項機制保全域”模式實踐成效突出,已在全秦州區各鎮進行推廣。以標準化管理為目標,全面推行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網格化監管,實行各鎮、街道辦事處總體負責,村、社區全面管理,干部管片抓線,網格員進點入戶的“四級管理”模式,使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監管延伸到每個片區和路段,形成以“網格化”為基礎的群防群治的社會化工作格局。堅持“周檢查、月考核、季度評比、排名通報”制度,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微信工作群機制,全域無垃圾辦公室采取“隨機抽查、明察暗訪”與“跟蹤督查、限期督辦”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鎮村、街道社區進行督查檢查,采取提醒、函詢和誡勉談話等組織措施,倒逼問題的整改落實。

秦州區堅持把解決生態環境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系統治理、標本兼治,切實提升城鄉環境質量。針對農村地區環衛設施不足問題,積極籌措資金,持續完善環衛設施設備,新建垃圾填埋處理點,為農戶配備“三筐兩桶”用于垃圾源頭分類收集。全區420個行政村,建立村級保潔隊伍650支,招聘清掃保潔人員3500名,按照“定人員、定區域、定標準、定報酬,落實責任、落實獎懲”的“四定兩落實”工作機制,對中心鎮區、國道省道沿線實行“一掃兩保”專業化保潔作業,對偏遠村村級主干道、公共區域實行“日清掃”,落實2—3名保潔人員,村聘村用,鎮村共同管理,保證村級衛生清掃常態化進行。加快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步伐,將95%以上的城中村、城邊村和城鄉結合部納入城市化清掃保潔范圍,太京、皂郊鎮公路沿線垃圾已納入城市統一清理清運范圍。啟動實施牡丹、關子、娘娘壩等鎮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成平南生活垃圾填埋處理廠,城區垃圾收集和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結合美麗庭院、整潔文明示范村、星級文明戶創建工作,制定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財政獎補政策,通過以獎代補激發全區上下形成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并通過系統謀劃、制定宣傳方案和報道提綱,緊盯工作進度,制作宣傳片,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全域無垃圾進校園等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倡導文明風尚,營造全域無垃圾人人動手、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