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3日訊 村里的大小矛盾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化解,哪里有破壞環境的行為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制止……這些幫扶工作的新變化,得益于秦州區紀委監委機關幫扶工作的一項新制度—常委委員“輪流蹲點”制度。
為了方便與群眾聯系,切實履行幫扶單位責任,第一時間和第一現場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堅決打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推進脫貧攻堅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區紀委監委機關制定了常委委員“輪流蹲點”制度,成立區紀委監委蹲點幫扶工作隊,分6個工作組,由紀委常委或者監委委員帶隊,每組6名干部駐村蹲點2天時間。通過吃住在幫扶點,與駐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干部及村兩委班子成員、部分村民黨員代表進行座談交流,摸實情、找問題、尋對策,把蹲點發現“弱點”,帶隊打通“堵點”,現場堵塞“漏點”作為蹲點重點工作任務。以發現問題為導向,協調區直有關部門、鎮政府,及時解決草灘村飲水安全、危房改造、道路硬化、產業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堅持一天一討論,一天一總結,認真填寫蹲點幫扶工作日志,寫出幫扶工作心得,對未完成的幫扶任務,制定具體幫扶措施,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切實提高工作實效,蹲點蹲出了新辦法,帶隊帶出了新變化,草灘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實質變化。
蹲點幫扶工作開展以來,機關45名干部職工干部進行了2輪次蹲點活動,為2戶群眾解決自來水入戶問題,協調從村內遷出養殖場所1處。(供稿 秦州區紀委)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