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觀后感:緬懷先烈,珍愛和平
秦州區作協:蘭葉子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國野心狼……”很小的時候,總聽母親唱起這首歌,歌聲中有自豪也有思念。也常常看到母親翻開影集,對著一張照片流淚。慢慢才知道,這首歌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 而照片上那個穿著中國人民志愿軍軍裝、胸前掛了好幾枚獎章的軍人是她的兄長、我從未見過面的舅舅,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身體里還殘留有好幾塊彈片……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而這兩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我的祖國》《英雄贊歌》,也是小學時代看了無數遍的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曾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前仆后繼、保家衛國。
今天,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1 周年之際,當我準備在看過《長津湖》《金剛川》之后,再次走進電影院,觀看又一部抗美援朝題材影片《跨過鴨綠江》時,女兒說,請一定帶上紙巾,因為這部電影很震撼,很感人,淚點很多。而隨著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身影出現在屏幕上,他緩緩的敘述聲和熟悉的旋律一并響起,我的心情隨著那段波瀾壯闊的崢嶸歷史跌宕起伏,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雙眼。
這是一部將紀實性、全景式、傳記性和心靈性匯為一體去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片。它以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講述為視角,從朝鮮戰爭的結局——板門店停戰協議的簽署開始,以倒敘的方式,全面展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全過程。在一系列血火交織的鏡頭中表達了關于國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安危榮辱、社會的強弱興衰、軍隊的勝負成敗這類重大歷史主題的深刻闡述。
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影片放映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了當年出兵朝鮮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艱難,怎樣的阻力重重。但在毛澤東主席“中國人民有這么一條,和平是贊成的,戰爭也不怕,兩樣都可以干”的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語中,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思維以及不畏強權、不怕艱險的氣魄和決心,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而在隨后呈現的激烈的戰斗場面中,我們更是看到那些發生在冰天雪地和炮火連天里的感人故事,看到志愿軍戰士在衣衫單薄、裝備簡陋的條件下,以鋼鐵般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戰勝一切困難,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真切地感受到在71年前抗美援朝戰爭是如此地艱苦卓絕,如此地撼天動地!
在影片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小時候看過的影片《上甘嶺》和近兩年看過的《長津湖》《金剛川》等影片中展示過的一些著名戰役,也看到了兩水洞、黃草嶺、飛虎山、 三所里、松骨峰、漢江、鐵原、等標志性戰役和戰斗。也看到了小學課本里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里的那些英勇無畏、浴血奮戰的英雄們:志愿軍38軍軍長梁興初、50軍軍長曾澤生、63軍軍長傅崇碧、抱著炸藥包沖向敵群的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口的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烈火燒身也不暴露目標的一級戰斗英雄邱少云、以石頭充饑死守陣地的戰斗猛將范天恩和全體335團指戰員,還有一直到犧牲都隱姓埋名的“劉參謀長”毛岸英……
看著一個又一個震撼人心的畫面,我曾一次一次地自問:什么樣的速度才能一夜行軍140里!什么樣的勇氣和信念才能3萬人對抗9萬裝備精良的美軍猛攻、堅守陣地13天!什么樣的紀律才能成就冰雕連!什么樣的精神才能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白雪丹心,鐵血軍魂。而當影片最后出現烈士們的遺骸被接回家,入朝作戰的志愿軍部隊番號一個個從熒幕上閃現時,我的淚水再一次噴涌而出!直到影片結束,走出放映廳,那些悲壯的吶喊、深沉的表白,仍然回響在我的腦海。
電影《跨過鴨綠江》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鴻篇巨制,在講述國際格局突變時中、蘇、美三國領導人作戰指揮思想博弈的同時,影片展現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思維,也展示了以彭德懷為統帥的指揮員們的戰場謀略,以及全體志愿軍戰士用生命捍衛和平正義、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方位呈現出我們為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后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
影片以整體性的歷史書寫去召喚和重建歷史意識,弘揚愛國主義,傳遞守護和平的使命和接續奮斗的激情。告訴我們:跨過鴨綠江的不僅是一支威武之師、正義之師,更是一個偉大的戰無不勝的民族!可以說,這是一部展現正義之戰、精神之戰、勝利之戰的電影作品,更是一部有歷史高度、思想深度、人文溫度的電影作品。
電影《跨過鴨綠江》帶領觀眾回顧的是一場立國之戰,在“饑無食,寒無衣”的條件下,中國志愿軍戰士們以堅強的意志一次次以少勝多,不辱使命!勝利高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青春、熱血和生命的堅守。戰士們用他們的頑強而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也震懾了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是窮國打敗富國、弱國打敗強國創造歷史奇跡的戰爭;是中國軍隊打出國威、打出軍威、打出骨氣、揚眉吐氣的戰爭;中國志愿軍譜寫了中華民族戰爭史上最光輝的一頁,他們不愧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激烈恢弘的戰爭敘事、感天動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著無數觀眾的心。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伴隨著優美的旋律,我緩慢地走出了放映廳。影片中的一些畫面和小時候的一些場景在腦海中不斷閃現,心緒依然難以平靜。我想,這部影片不僅是為了傳遞“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愛和平”的價值觀,更是為了以史為鑒,增強大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時代使命感,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讓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世代發揚、歷久彌新。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和平與安定,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在致敬最可愛的人的同時,帶著濃濃的愛國情懷、懷著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在脫貧攻堅、全民抗疫,以及科技創新等各大“戰場”上,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使命,勇往直前、奮發有為,貢獻自己的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