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瑞士學者建議天皇到中韓致歉 可借鑒德總理跪拜)
在日本政府的鼓噪下,日本輿論也是“戰鼓隆隆”,有關日中將陷入沖突的猜測紛至沓來,有的甚至給出諸如“2014年1月”之類的確切時間。“為避免東亞陷入戰爭,日本必須邁出第一步”,瑞士學者拉赫曼提出這樣的忠告,他還建議日本天皇應該去韓國慰安婦紀念碑和中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致歉,“那樣才能宣布二戰真正的結束”。
路透社11日以“中國陰影籠罩日本—東盟峰會”為題稱,本周晚些時候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在東京舉行峰會之際,房間里一個明顯的大象就是未被邀請參會的中國。一些東南亞國家與中國有南海主權糾紛,日本希望在安全層面上進一步加強同東盟的關系,以對北京形成牽制。一名熟悉有關外交戰略的日本政府官員表示:“我們要讓這個亞洲大塊頭的鄰國認識到世界的主流是自由市場、民主和人權。這才是未來,這也是我們要在峰會上發出的主要信號。”
“從加強經濟建設、保護國際規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亞洲繁榮的角度說,目前在亞洲沒有其他領導人比這二位身上的責任更大了。”新加坡《海峽時報》10日所指的正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該報當天評選兩人為今年亞洲年度人物,呼吁他們帶領兩國進行接觸,避免沖突。
“為避免東亞陷入戰爭,日本必須邁出第一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榮譽教授讓·皮埃爾· 拉赫曼向日本提出這一建議。他8日對英國《金融時報》說,邁向2014年的東亞有陷入1914年歐洲局面的巨大風險。安倍不光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同時也被視為僵化、不妥協的鷹派分子。二戰在東亞并未真正結束,日本并不像德國一樣跟鄰國實現了和平。日本能從德國身上學到很多,特別是可以借鑒前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跪拜致歉的做法。戰后日本裕仁天皇訪問了許多戰時的敵國,卻沒去受害最深的東亞國家。如裕仁天皇之子明仁天皇能去韓國慰安婦紀念碑和中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致歉,那才能宣布二戰的結束,通往21世紀的和平之路才會通暢,雖然仍可能面臨很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