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威白塔寺景區
武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發展
“天水的客人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甘霖。”武威市市委書記張緒勝的一席話,讓經過長途舟車勞頓的我市考察團一行倍感親切。這個與天水有著同樣悠久歷史的古城是考察團的第四個訪問地。
7月31日,當我市考察團一行離開張掖進入武威地界時,天上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由于此次考察活動安排的時間比較緊,為了趕時間,考察團到達每個市都馬不停蹄,直接趕赴各個參觀點考察學習。考察團先后到武威市涼州區、皇臺集團公司、武威市污水處理廠、城南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工地、火車站廣場、南門廣場等進行了參觀考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代詩人王翰的《涼州詞》,不由讓人想起武威這個邊塞古城金戈鐵馬、飛燕落沙的歷史場景,“武功軍威”——武威由此而來。武威市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194萬人,占河西總人口的40.2%。近年來,該市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省委“兩高舉、一加強”戰略方針,以城鎮建設發展為龍頭,實施工業富市、科教興市、開放活市、人才強市“四大戰略”,突出以節水為主的生態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結構調整“三個重點”,主攻以葡萄為主的釀造業、以玉米淀粉精深加工為主的生化業、以馬踏飛燕為標志的旅游業、以白牦牛為特色的草畜業“四大產業”,使全市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武威市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發展給我市考察團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武威全市總耕地面積382.32萬畝,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該市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加快發展食品加工企業,形成了以淀粉業、酒、面、醋、藥、肉類加工為主的食品加工體系,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葡萄酒年生產能力達2.3萬噸,占全省的72%;啤酒年生產能力為8萬噸,占全省的33%。榮華公司玉米加工能力居全國第三,益民熏醋名列全國三大名醋之列,黃羊食品工業基地也成為西部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增加值占武威市全部工業增加值的68%。目前,該市有榮華、莫高、皇臺三家集團(公司)為上市公司。此外,該市還利用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加強旅游軟、硬環境建設,使旅游業為全市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產業帶動龍頭企業發展,龍頭企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去年,武威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8.13億元,同比增長1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03億元,同比增長32.3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35元,凈增244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5995元,凈增465元。

武威方便面生產線

武威黃羊鎮賓館

武威雷臺景區

武威南城門廣場

武威天一住宅小區

武威天一住宅小區

武威天一住宅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