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8月14日,一個普通的星期天,下午5時許,天水市麥積區廣宇建材有限公司的工人趙明明象往常一樣,蹲在那塊不足1平方米的小水泥臺上往正
在運轉的螺管運輸機的進料口傾倒水泥,突然,他腳下一滑,意外發生了,他的右腳鉆進了進料口!伴隨著一聲慘叫,他暈倒在水泥臺上……
一旁的電工眼疾手快,一把關掉了電源,可是,趙明明的腳已經被緊緊地卡在了螺管內,在場的工人趕忙用手頭的工具開始撬拉,誰知好心幫了倒忙,反而越拉越緊,工人們慌了手腳,終于,在別人的提醒下,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們撥打了119……
18時08分,天水特勤中隊接到報警后,迅速出動搶險救援車等三輛車趕赴現場,車上的15名官兵默不做聲,他們都知道,一只右腳對于一個正值壯年的農民工兄弟意外著什么,一旦失去,他未來的生活該怎么辦?想到他年邁的父母期盼的目光和妻兒凄厲的哭喊,官兵每個人心里不禁都沉甸甸的,如果能早一分鐘到場,他的腳就能多一分救治的希望,十幾公里的路程,官兵僅用了8分鐘就趕到了現場。
18時17分,中隊到達現場后立即開展救援,事故發生地在一個距地面3米多高的二樓平臺上,僅有一部坡度極大的簡易樓梯上下,面積不足10平方米,亂七八糟地堆滿了整袋的水泥袋和雜物,在人員的踩踏下,水泥粉塵嗆的人眼睛都睜不開,這給救援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支隊參謀長趙青這時也趕到了現場,臨時成立的指揮部在和現場的技術工人緊急磋商后,制定出了救援方案:用氣焊和無齒鋸將螺管運輸機的兩端分別鋸開后,使里面的螺旋桿倒退。方案制定出來了,但在操作上卻有相當大的難度:一方面螺管運輸機的末端一側靠在水泥臺上,無齒鋸根本無法靠近,另一方面,由于螺管末端比較靠近進料口,用無齒鋸時間過長,必將導致螺管溫度過高,有可能會灼傷傷者。怎么辦?指揮部當機立斷:先鋸另一側,同時用鐵錘將水泥臺部分拆除后再鋸!對于溫度過高的問題,采取邊鋸邊澆水冷卻的辦法解決。
就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開始了。
由于人員多,加之無齒鋸散發的熱量大,不一會,整個操作間內就變成了一個大蒸籠。手持無齒鋸,身著厚重戰斗服的特勤中隊戰士李翔衣服一會就濕透了,頭上豆大的汗珠和水泥粉末混在一起順著頭發流進眼睛,生疼生疼,胳膊也酸疼,真想休息一會啊,當他看到傷者蒼白的面龐和工友們那焦急的目光,他的心被揪在了一起,胳膊上又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伴隨著無齒鋸的轟鳴聲,螺管終于被一點一點鋸開了,這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螺管運輸機下端距地面太近,不能使用無齒鋸,螺管還是打不開。
指揮部果斷下令:用鋸在螺管側面鋸開1個2厘米的三角口,再用擴張器將鋼管撐開!在勇敢的消防戰士面前,堅硬的鋼鐵怪物終于低下了頭。這時,螺管另一端也傳來好消息,鋼管堵頭被成功割掉!中隊戰士馬滿強一手拿大錘,一手拿鋼釬朝里面的螺旋桿猛力擊打,這時,大家的目光都匯集在他的身上,全場鴉雀無聲,在大鐵錘的一聲聲撞擊聲中,螺旋桿一點一點朝后退去,被緊緊卡住的右腳慢慢地松了,戰士的手卻被震裂,血順著胳膊流了下來,但是鐵錘的敲打聲并沒有因此而停頓,反而更加有力。
18時48分,腳終于拔了出來!
經過現場簡單包扎后,消防戰士又背起傷者,從樓梯上小心地退了下來,直把他送到救護車山,目送著救護車遠去,這時,我們可愛的戰士臉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