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抗日戰爭中的三隴將領
(2005-9-12 10:56:22)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侯若志  打印本頁

  馬鴻賓(1884——1960年)字子寅,回族,臨夏人,陸軍上將。抗日戰爭中,歷任81軍軍長,17集團軍副司令、八戰區副長官、綏西防守司令等職。三子馬惇靖(1908——1972年)字立青,抗戰中任81軍參謀長,1948年任81軍中將軍長。1939年夏,馬惇靖指揮所部與日軍首戰于綏西烏拉瑙包,退敵告捷。1940年2月日軍自包頭西犯,馬鴻賓指揮所部迎戰于烏布浪口,日軍潰退。數日后再戰,陣地被突破,反攻中收復臨河、五原等地。馬光宗(1902——1987年)字耀武,回族,廣河人。抗戰時任馬鴻賓部騎兵旅旅長,率部駐防綏西,配合傅作義部阻擊日軍,1949年8月任11軍中將軍長時通電起義。1949年9月,馬鴻賓父子率部起義,新中國建立后,馬鴻賓任甘肅省副省長等職,馬惇靖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獨立第2軍軍長、甘肅省政協副主席等職,馬光宗歷任西北軍區參議室參議、全國人大代表等職。
  馬彪(1885——1948年)字炳臣,回族,臨夏人,陸軍中將。抗戰開始,以中將出任暫編騎兵第1師師長,率回、漢、撒拉、東鄉、保安、藏族等各旅官兵開赴前線。馬秉忠(?——1939年)回族,臨夏人,時任暫編騎1師3旅少將旅長,隨師長率部守衛潼關并保衛隴海鐵路靈寶段交通安全。1939年進駐河南扶溝一帶,守備黃河河防,平定該旅5團1營1連嘩變,打擊日偽勢力;同年春末,駐防周口,常派輕騎分隊襲擊日軍,使敵不敢輕意出城騷擾;9月渡潁河攻擊淮陽日軍,占領西關,在與日軍白刃格斗中中彈殉國。1940年殲滅日寇60師團一部和偽軍2個師,繼經阜潁等幾次大戰,功勛卓越,聲威大振。馬彪升任陸軍騎兵第2軍副軍長,又出任漯河市警備司令。后罹車禍去世。
  杜堃(1891——1960年)字承天,榆中人,陸軍中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步科畢業,1936年11月在任74師師長時,率部抗擊綏東日偽軍,參加收復百靈廟戰役。次年5月晉升少將。“七七事變”后,率部參加平型關、忻口戰役和防守雁門關、崞縣的戰斗,同年10月,調任19軍70師師長。1938年2月,率部參加川口和中陽戰役,6月,晉升為晉軍19軍中將副軍長。1940年任二戰區司令部高參室主任。建國后,任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鄧寶珊(1894——1968年)名瑜,天水人,陸軍中將。1935年9月,在任新編第1軍軍長時,被授中將,“西安事變”中支持張學良、楊虎城的正確主張,抗戰爆發后,歷任21軍團軍團長、二戰區北路軍副總司令,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駐守榆林。期間數次到延安,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晤談交友。毛澤東寫信稱贊:“八年抗戰,先生支撐北線,保護邊區,功德之大,更不敢忘。”建國后,任甘肅省省長等職。
  俞方皋(1893——1981年)字九如,蘭州人,陸軍中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937年10月應鄧寶珊之邀,出任第21軍團參謀長,后任晉陜綏邊區駐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晉升陸軍中將,后曾受命主持軍務。1949年9月率部在綏遠起義。建國后,任甘肅省政協常委等職。
  邢肇棠(1884——1961年)字照堂,通渭人。甘肅陸軍測量學校畢業。抗戰開始前往北平,組織抗日部隊,任冀察游擊副司令。1939年任新5軍副軍長,1940年投奔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1941年被選為根據地抗日政府參議會副議長,受到毛澤東、賀龍的接見,后被批準為中共黨員。建國后,任寧夏省政府主席等職。
  王治歧(1901——1985年)別號鳳山,天水人,陸軍中將。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1期學習,后又畢業于陸軍大學將官班。曾由甘肅保安旅旅長調任西安中央軍校第七分校第15期學生少將總隊長,1937年由196師師長調任165師(甘肅地方武裝改編)師長。1939年10月率部開赴合陽接替河防。
  蔣云臺(1905——1987年)名漢城,定西人,早年畢業于隴東講武學堂,后又入陸軍大學高教班學習,抗戰開始時任165師副師長,陸軍中將。1940年王、蔣率所部開赴晉南,防守張(店)茅(津渡)大道,保證通往河南的交通、隔河掩護隴海鐵路暢通;9月9日,開赴中條山西段平陸縣接替38軍防務;1941年5月,參加了歷時7天的中條山戰役,該師官兵奮勇殺敵,隴上健兒傷亡2000余人。1942年6月王治歧任80軍中將副軍長,1949年任119軍軍長等職。1948年蔣云臺任119軍中將副軍長兼244師師長,次年12月,王、蔣率部在武都起義。建國后,王治歧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等職,蔣云臺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獨立第3軍軍長、甘肅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朱龍(1904——1941年)蘭州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任南京衛戍司令部教導團連長。1937年11月,指揮連隊參加南京保衛戰,殺傷大量日軍。自己左臂被炸傷,仍堅持戰斗,因流血過多昏倒,陣地失陷被俘,當日軍將其和被俘軍民集體屠殺時,在敵槍響時趁機倒下,幸免于難。后因左臂壞死,成為獨臂。1938年春,江浦縣政府組織地方武裝抗日,其堅決要求參戰,被委任為縣武裝中隊中隊長。1940年底,當日軍進犯江浦高旺鎮時,率中隊英勇抗擊敵人,翌年1月4日,中隊傷亡殆盡,為不被敵俘,自殺殉國。江浦縣政府將高旺鎮改名為“朱龍鎮”以志永遠紀念。
  宿之杰(1905——1940年)字漢民,臨洮人,上校軍銜。1919年投考北洋軍洛陽學兵團,1932年入國民革命軍南京軍校,畢業后回宋哲元部任中校營長。1933年隨張自忠參加長城抗戰,率部殺傷敵數百,獲銀質獎章。1936年隨部駐防天津,積極備戰,維護治安。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指揮小王莊之役,斃敵中隊長1名,受到嘉獎。1938年隨部援助臨沂,鏖戰7晝夜,配合友軍將敵板垣師團擊潰。3月,在臺兒莊大戰中與日軍死搏,全營只剩90人,仍守衛著陣地。捷后獲甲種二等獎,因功晉升為38師上校團長。1939年參加鄂北戰役。1940年5月7日,隨軍長張自忠從宜城渡漢水襲敵;10日,在襄、棗陽間與敵大戰,斃傷日偽軍千余;12日,在棗陽梅東地區與七八千敵人激戰,雙方均傷亡重大;16日,張自忠將軍親到前沿指揮,其作為警衛團長,率剩余300多人緊隨其后,雙方展開白刃格斗,將士絕大部分傷亡,張自忠壯烈殉國。29日,宿之杰率部與敵再戰,犧牲于宣城。
  李振西(1906——1979年)字昆山,定西人,陸軍中將。1928年畢業于黃埔軍校第4期。1936年,“西安事變”中,任17路軍總指揮楊虎城部教導營長,負責警戒西安新城指揮部。抗戰中,任38軍教導團長、38軍177師旅長、師長,38軍中將軍長,參加了著名的井徑、忻口、舊關諸戰役。1938年10月率部血戰娘子關,殲滅日軍3000多人,收復陣地,振奮全國。1950年率部在四川茂縣起義,任解放軍西南軍區炮兵戰術研究會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黃德魁(1910——1996年)臨夏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第1大隊政委,第10團政委,新四軍第5師15旅44團政委、團長,鄂豫邊區豫中指揮部指揮長,豫中軍分區參謀長。率部與日偽軍進行了英勇的戰斗。1955年授少將銜,后任湖北省副省長。
  侯世奎(1911——1976年)蘭州人,解放軍少將。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后任八路軍山東路東支隊7團2營營長,山東軍區警備2旅6團3營營長,新四軍獨立旅營長,濱海軍區第6團營長、副團長,莒中獨立團團長,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率部與日偽軍進行了英勇戰斗。1955年授少將銜,后任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
  靳虎(1911——1989年)榆中人,解放軍少將。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抗日軍政大學第5大隊4中隊隊長,抗大一分校大隊長兼總務處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縱隊9團團長,延安警衛團團長,參加了百團大戰。1961年晉升少將銜,后任海軍后勤部軍械部副部長。
  魯瑞林(1911——1998年)臨夏人,解放軍少將。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政治部組織股長,386旅政治部組織科長,129師政治部組織科長,晉冀豫軍區先遣支隊副司令員;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政委,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抗日決死縱隊副司令員。參加指揮了娘子關、七亙村、響堂鋪、百團大戰、圍困蟠龍等重大戰役,指揮所部與日軍進行了英勇戰斗,并取得了勝利。1955年授少將銜,后任貴州省委書記、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李樹正(1911——1991年)字清源,白銀人,陸軍少將。先后畢業于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國防大學。1942年任杜聿明部工兵團團長,2月,調滇緬遠征軍第1路第5軍,遠征緬甸,與日軍交戰。1944年回國在湘西、柳州等戰役重創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時,隨徐永昌等以盟軍中華民國代表身份前往東京灣參加密蘇里艦接受日本投降典禮。1949年授陸軍少將銜,隨國民黨政府去了臺灣。
  高永祥(1912——1945年)靈臺人。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被編入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入抗大學習,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后,到太原“戰地總動員會”培訓抗日游擊戰骨干。日寇侵占太原后,組織學員發展抗日武裝,所部改編為山西新軍暫編第1師36團2營,任營長,后升任36團團長。1944年任晉綏軍區二分區副司令員。1945年7月,率部36團和民兵,發動解放神池縣城的戰斗,與敵白刃格斗,壯烈犧牲。當地群眾為紀念其功,把五寨縣橫山村改名為“永祥村”。
  李化民(1914——2002年)臨洮人,解放軍少將。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被編入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歷任八路軍旅部政治協理員、團通信參謀、支隊政治委員、副營長、營長兼教導員、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等職,參加了晉東南反“九路圍攻”、香城固、黃崖洞、馬子灘、林南等戰役以及太行山根據地反“掃蕩”作戰。1955年授少將銜。后任武漢、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何萬祥(1915——1944年)原姓朱,寧縣人(是該縣眾多“失蹤”抗日軍人之一)。16歲參加紅軍,抗戰開始后,所部編入八路軍115師,任副連長,參與創建魯南抗日根據地斗爭。1943年任山東濱海軍區2連連長,與日偽軍作戰400余次,被3次授予戰斗英雄稱號,馳名山東抗日戰場。同年11月19日夜,帶領突擊隊攻入贛榆城,與兄弟部隊配合,俘虜日偽軍1600多名。翌年1月消滅漢奸朱信齋,3月25日在沂源縣大泉山與敵交戰中壯烈犧牲。其連隊被命名為“何萬祥連”,山東軍區編寫了《我們的連長何萬祥》,當地政府將大泉山改名為“萬祥山”以志紀念。
   
最 新 圖 片
2005年全國坐式排球錦標賽頒獎儀 2005年“麥積山杯”全國坐式排球 參加全國坐式排球賽的北京、河北 甘肅天水:“花牛”蘋果大量上市 迎四方客商 第十七屆西交會在綿陽 全國坐式排球賽男子第一階段D組山

相 關 新 聞 相 關 專 題
·天水籍抗戰英烈知多少
·天水抗日戰爭紀事
·天水遭遇的大轟炸
·天水抗日戰爭時期大事記(部分)
·天水歷史上的大空襲
·41年才對日本宣戰真相
·胡居敬:我的抗戰生涯
·日本報紙報道我舉行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活動
新 聞 評 論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最新新聞
·抗日戰爭中的三隴將領
·天水籍抗戰英烈知多少
·和英雄走在回家的路上
·麥積區道北片學校布局調整工作順利完成
·抓高中/促初中/帶小學 麥積區全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005年全國坐式排球錦標賽頒獎儀式現場
·2005年“麥積山杯”全國坐式排球錦標賽決賽現場上海—甘肅
·參加全國坐式排球賽的北京、河北、廣東、天津代表隊舉辦聯誼會
·日本前副首相為姜維紀念碑題字
·法國養花專家來我市傳經
·我市公務員考錄進行面試
·2005年“麥積山杯”全國坐式排球錦標賽今日賽程
·2005年“麥積山杯”全國坐式排球錦標賽成績公報9月9日
·我市舉行慶祝教師節暨勞模先進事跡報告會
·全市縣區宣傳部長暨輿情信息員培訓班在天水農校開班
·訪全國坐式排球賽技術顧問隋樹藩:我們寄希望于2008年
·全國坐式排球賽第二階段比賽打響 甘肅男女隊攜手進四強
·西交會我市收獲頗豐 簽約項目13項 貿易額156.3萬元
·全力以赴支持寶天高速公路建設
·天水市預拌混凝土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