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
格調高雅 雄厚潑辣——馬炳烈先生和他的花鳥作品 |
(2006-1-11 11:49:18)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曾紹君 打印本頁 |
|
|
人淡如菊,坦蕩無塵。這是馬炳烈老先生給我的第一印象。他清癯如鶴,沉靜淡泊,在沒看過他的畫展之前,我一直以為他更適宜表現“古道西風瘦馬”的落寞,或是清竹淡菊般的孤傲。直至四年前,馬老先生在北海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在他那關不住的滿園春色的寫意花卉里,我才領略了他不拘泥于一方天地和一家一派的豪放精深,粗獷與細膩兼備的大家風范。馬老先生純然是花對花的理解,以花的語言,以他自己的靜穆與大氣,畫出了花卉的千嬌百媚,雍容富貴,既有陽光下欣欣向榮的嬌艷,風霜間不畏嚴寒的傲骨,又有日夜里風姿綽約的曼舞,雨露中感恩戴德的怒放……每幅畫里都透出畫家“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的不凡氣度。他沉醉在他的花卉畫中,在畫筆里回味、想象,恣意縱橫。 雖然時隔數年,但2001年馬老先生在北海舉辦個人畫展的情形,我仍然念念不忘。當時的馬老先生雖已是80高齡,神采奕奕的他沒有垂暮之態,行動、思維仍然敏捷,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心。他這種藝海無止境的探索精神讓我肅然起敬。馬老先生謙和從容,有著長者的睿智和寬厚。歲月的歷練和深厚文化的積沉在他畫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他厚積薄發,他的畫構圖簡潔,疏朗清新,無論是碧葉接天、紅花映日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還是凌寒獨自開的梅花,殘菊猶有傲霜枝的菊花,他都表現得細膩而不繁雜,不但畫出了花的神態,更畫出了花的神韻。他的畫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卻是一番不急不厲,從容里透出平和的意態,讓人從心底里舒坦地接受。 在畫展上,馬老先生一絲不茍地為每一位求畫者作畫,不厭其煩地向求教者傳授作畫技巧,他的熱情,他的嚴謹,讓在場的觀眾很是感動。應參觀者的要求,馬老先生還現場潑墨。只見他緩緩地展開宣紙,靜靜地研墨,然后提筆凝神片刻,便在宣紙上揮墨作畫了。大家屏氣靜看,不到半小時,繁花似錦的牡丹便躍然紙上,馬老先生再信手添上幾筆,幾只聞著花香嗡嗡而至的蜜蜂和翩翩起舞的蝴蝶便在花團中忙碌起來,平添幾分機趣。 著名畫家蔡道東,張國權高度評價了馬老先生的畫展“格調高雅,雄厚潑辣,有西北風韻作品反映出文化修養和藝術的獨特感悟。” 在寫意花卉中,馬老先生尤擅寫牡丹。他用筆秀潤豪放,設色妍麗雅致,把牡丹“虛生芍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的國色天香一展無遺。從牡丹含苞欲放時的嬌弱柔媚,到牡丹歷經風霜盛開時的璀璨熱烈,馬老先生都敏銳捕捉到,用張弛有度的筆法細膩地在他的畫中表現出來。 馬老先生從事書畫藝術五十多年,所涉藝術門類包括書法、木刻、油畫、水彩畫和國畫等。他的畫作意境清新,大氣而不失雅致,豪放而不失法度,耐人尋味。許多作品作為禮品送往美國、加拿大、香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在五十多年的藝術創作中,馬老先生兼收并蓄各種流派之長,積累了深厚的繪畫功底,在繼承傳統繪畫技巧的基礎上,他又另辟蹊徑,自成機杼,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筆下的牡丹有墨有畫,質感極強。馬老先生說,如果作畫只是一味地繼承,局限于前人的技法,畫中體現不出自己的風格,那等同于“復印”。愛古還宜不薄今。既要傳承,又要創新,只有不斷創新,不斷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成為真正的畫者,真正的大家。 耄耋之年的馬老先生至今仍日日臨池不輟,他醉心于藝術,賦予藝術生機,而藝術也使他壯心不已,煥發光彩。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