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周小華,是在十多年前,當時她用筆名楊景發表了不少詩歌,并出版了詩集《浴女的第三只眼睛》。6月1日晚,記者在緊鄰蘭州黃河風情線的周小華家里再次見到了這位天水籍的女詩人,但這次她的身份則是伏羲文化研究專家。 周小華說,她開始關注伏羲文化是1999年給一部和伏羲女媧有關的劇本提修改意見時開始的。她當時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伏羲文化研究如果從當代切入,尋找伏羲文化與現代經濟發展的聯系,可能更有現實意義。 2003年3月,周小華成為省社科院惟一一名研究當代伏羲文化的學者。她認為,伏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是世界公認的一筆巨型文化資源,但由于文化產業意識淡薄,這一資源沒有被有效開發,因而沒有通過市場的紐帶讓眾多的國際、國內人群享受其應有的文化消費,僅僅被一些史學家和文化學者長期研究,被少數游客作極其有限的文化消費,極大地影響了伏羲文化的傳播。 周小華說,伏羲文化未能進入甘肅的敦煌、《讀者》、牛肉面這樣的文化大品牌行列,關鍵是沒有把伏羲文化的產業化抓上去。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它給天水甚至甘肅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在世界范圍內產生的傳播影響應該遠遠大于敦煌文化和山東的孔子文化。 如何促進伏羲文化產業化。周小華認為,應該將伏羲文化置于通俗文化、消費文化的經濟運行軌道,使資源逐步轉化為產業。她舉例說,像張家界號稱“世界第一梯”的直升電梯是德國人投資建造的,在一定時間內由德國人經營,然后再交付當地經營。類似這樣的方法是加速開發伏羲文化資源,迅速培育文化產業的有效途徑。 周小華建議,在伏羲廟附近可以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以先天八卦為核心的伏羲文化知識游樂園,通過高級智慧型與娛樂型結合的形式,使伏羲文化更加大眾化、知識化、通俗化、趣味化、時代化,成為中高收入階層游客的一個文化消費點。還可以在麥積山風景區建造全國青少年伏羲文化夏令營基地,把夏令營吸引過來,學生通過消費了解伏羲文化,這比課堂上老師的灌輸要好得多。 周小華說,現在至關重要的就是看天水如何率先走活第一盤棋,如何利用伏羲文化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尋求新的文化產業生長點,讓這一巨大資源彰顯出它應有的文化價值。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