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天水10月8日電(記者李天倫)秋風送爽,鐘鼓齊鳴,古樂飄逸。今天上午,海峽兩岸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研討會暨臺灣同胞公祭伏羲活動在天水舉行。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研討會的專家學者,齊聚伏羲廟,祭拜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張懷西,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世界客屬總會榮譽會長饒穎奇,新黨前召集人謝啟大,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王立平,中華海外聯(lián)誼會副秘書長傅鐵生,民進中央秘書長、葉圣陶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光華,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王石、金堅范,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會長賈斌,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第一副會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張文彬,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穎,甘肅省政協(xié)副主席周宜興以及兩岸三地專家學者參加了祭拜活動。
上午9時,天水伏羲廟莊嚴肅穆,伴隨著祭祀音樂的響起,參加祭拜活動的來賓全體肅立,張懷西宣布公祭儀式開始。擊鼓鳴鐘之后,饒穎奇代表臺灣同胞恭讀祭文:“兩岸同胞,攜手而行;瞻望前路,民族復興……”隨后,張懷西、饒穎奇、張文彬和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坤堯向伏羲敬獻了花籃,其他參祭人員依次步入先天殿,向伏羲圣像行三鞠躬禮。
參祭人員普遍表示,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佳節(jié)期間,舉行海峽兩岸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研討會暨臺灣同胞公祭伏羲活動,對于促進海峽兩岸傳統(tǒng)文化交流,增進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張懷西宣布祭典儀式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世界客屬總會榮譽會長 饒穎奇恭讀祭文
維西元貳零零陸年拾月捌日,歲在丙戌捌月拾柒日,海峽“兩岸中華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研討會”相聚羲皇故里,恭以鮮花雅樂致祭於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追思圣績,弘揚文德。穎奇有幸,躬與盛會,肅手素衣,謹達臺灣人民之誠,致禮於羲皇,曰:
隴阪崇峻,渭水逶迤。大哉羲皇,乃誕於斯。
初作網(wǎng)罟,教民佃漁。服牛驅羊,畜牧以啟。
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法天行道,乾坤有序。
始演八卦,推步制律。和合德情,名教以立。
契木紀事,《三墳》則肇其端;
嫁娶制禮,儷皮以示其安。
瑟樂悠揚,延之萬古而未衰:
犧牲敬獻,昭于華夏以永傳。
巍巍乎人文始祖,海內共仰;
浩浩乎中華文明,人類同享。
兩岸同胞,揩手而行:瞻望前路,民族復興。
敢不盡力,和諧齊進:億民祈盼,穩(wěn)定繁榮。
吉日敬祭,稟告羲皇。肴饌既陳,伏惟上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