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提升農村工作水平
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重點確定
【本報訊】(記者漆保東)今年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重點是什么?日前,市委、市政府確定,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發展現代農業為著力點,加快農業設施裝備、科技進步、市場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步伐,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上新臺階。
去年,我市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緊緊圍繞“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創建新機制、建好村班子”六個重點,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營造了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深入調查研究,完善工作思路,確定了建設新農村的重點任務;立足實際,加快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積極探索,典型示范,形成了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的良好局面。
今年,市委、市政府確定把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在加快建立農業設施裝備、科技進步、產業發展、市場建設、規劃編制和人才培養方面有突破性進展,在完善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保障體系上探索出有益的經驗。具體有八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強化組織協調,加快規劃編制進度。主要是全市第一批45個示范村4月底完成規劃編制工作并按有關程序評審上報,第二批55個示范村、300個推進村11月底前完成規劃編制。
第二,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主要是立足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加快以鄉村道路建設為突破口的農田水利、人畜飲水、村鎮建設、農村沼氣、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以及社會事業建設。
第三,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發展現代農業體系。主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各示范村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洜I、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的要求,著力做大做強1至2個能夠使農民穩定增收、持續增收的主導產業或特色產業。
第四,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流通業。主要是用市場化的思路引領農民增收,加強農產品專業市場體系建設,加快培養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專業戶和運銷合作社等流通中介機構,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民組織化程度。
第五,培育新型農民,造就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主要是把廣大農民培育成有較強的市場意識、有較高的生產技能、有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現代經營者,以致富帶頭人、農村經紀人等為主,開展新型農民培訓。
第六,以集中活動為載體,全面開展“三清五改”。主要是采取見縫插針方法,全力抓好“清垃圾、清路障、清淤泥污水,改水、改路、改灶、改圈、改廁”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五改”工作,改善農村“臟亂差”現象,方便群眾生產生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
第七,創新機制,整合資金。主要是建立切實可行的資金投入機制,制定具體的資金整合管理辦法,按市政府要求及時兌現45個示范村不少于市列50%的配套幫建資金。
第八,建立領導包村、部門幫建制度。主要是建立市、縣區領導和市、縣區直部門幫建示范村制度,明確責任,分年度、分階段、有重點、有計劃地提出具體要求和進行檢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