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匯報會上的講話
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評估團團長 葉紹裘
(2007年12月12日)

同志們:
由省政府組織,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部門負責人及語言文字專家、教授組成評估團,從今天開始,用兩天半的時間,依據《甘肅省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及《評分細則》,對天水市語言文字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評估。這是我省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促進全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的一次重大行動,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對于天水地區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語言文字工作關系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國際的交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的社會公共事務。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促進經濟、科技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非常珍視自己語言文字的標志性意義,都非常重視自己語言文字的規范、發展和傳播。因此,做好語言文字工作對于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經濟、社會的信息化水平,發展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增進各地區各民族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和信息的載體。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是保證社會協調運轉的必要條件,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傳播先進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前提,它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長遠利益。促進語言文字的規范、豐富和發展,切實保障和實現法律賦予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本權利,為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造條件、提供服務,幫助人民群眾提高文化素質和生活質量,實現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共同任務和責任。
城市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科技、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對周邊地區具有帶動和輻射作用。開展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是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強化語言文字社會應用管理的有效途徑,對加強語言文字的監管力度,提高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規范化水平,對提高市民文化素質、樹立城市良好形象,對營造擴大開放、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有利環境都將產生積極影響。城市率先實現本世紀初葉語言文字工作的奮斗目標,并充分發揮對周邊地區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必將推動廣大農村地區語言文字工作向縱深發展。

天水市位于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是全省第二大城市。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榮。1992年8月13日,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寫“羲皇故里”,是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圣地。
天水市科技、教育水平較高,具有做好語言文字工作的許多有利條件,城市語言文字應用的規范化程度,對全省其他二、三類城市無疑具有帶動和示范作用。隨著天水市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天水市語言文字應用的面貌不僅反映城市自身的文明程度、綜合管理水平和市民的文化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全省語言文字應用的規范化水平。雖然天水市是我省的第二大城市,人口多,方言復雜,對語言文字的規范化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堅信天水市有條件也有責任在語言文字規范化方面成為全省各地的榜樣。

此次由省政府組織的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主要圍繞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媒體和公共服務行業貫徹執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普及普通話和推行漢字應用規范化工作進行。這次,作為全省第一個接受評估的國家二類城市,天水市已經搞了近三年的自查自評,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以評促建、整改提高”的效果。此次省政府組織的對天水市語言文字工作的檢查評估,是語言文字工作執法檢查的重要手段,是檢驗天水市語言文字工作成效的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于更好地總結天水市的工作經驗,為全省工作做出榜樣和表率,從而加快全省語言文字規范化進程。我希望這次對天水市語言文字工作的評估過程,能夠真正成為一次強化全社會學習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過程,成為幫助廣大市民提高語言文字規范意識的過程,成為督促和引導全社會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的過程。為此,我對這次檢查評估工作提幾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第一,堅持原則,依法實施。在評估過程中,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要求,把握政策,依法實施。要嚴格按照《甘肅省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和評分細則、操作辦法的具體規定,實事求是,客觀、公平、公正地對天水市的語言文字工作做出評價,肯定成績,總結經驗,指出不足,提出建議。
第二,全面考查,把握重點。語言文字工作面大量廣,涉及社會的各行各業,其重點領域是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媒體和主要的公共服務行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對這四大領域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做出了明確規定,這些領域的語言文字工作達標,是城市語言文字工作的基礎。這次對天水市語言文字工作的檢查評估,主要是檢查評估這幾個領域的工作情況,以此來帶動和影響整個城市用語用字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
第三,以評促建,注重實效。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性檢查,是對城市語言文字工作動態的評價,重在過程、重在建設、重在實效,不是以檢查出一個最終結果為目的,而是以評估為動力,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的提高。要通過評估產生積極的效果,增強廣大民眾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形成推動語言文字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最終提高市民的文化素養和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
第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開展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是一項新工作和新任務,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做好社會宣傳動員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使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和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語言文字規范化在推動城市“兩個文明” 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積極參與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使語言文字工作更好地為我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評估工作中,希望各位專家、教授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專業方面的優勢和特長,著眼于天水未來的發展,與天水市的同志們一道研究探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進一步做好語言文字工作,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這次檢查評估工作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本次評估,我們還邀請了全省其他市州政府的領導和語言文字工作部門的同志參加,目的在于通過觀摩,提高認識,認清形勢,交流經驗,了解程序,學習方法,全面推進城市語言文字評估工作。我想借此機會,對下一步的語言文字評估工作提幾點要求:
一是要大力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大力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營造語言文字規范化氛圍,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各級人大、政府、政協要加大對語言文字工作的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確保全省“普通話基本普及、漢字的社會應用基本規范”的城市語言文字工作目標在2012年如期實現。
二是各級政府要切實把城市語言文字達標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去年全省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之后,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機構,制定工作方案,簽訂目標責任書,成立迎評辦公室,配備工作人員,開展自查自評,城市語言文字評估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天水市走在了全省前列,率先接受評估,下個月金昌市也將接受評估。武威、定西、白銀、嘉峪關等城市也做了精心的準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促進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其他城市也不同程度的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總的來說,成績突出,成績喜人,語言文字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