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2月22日,市政協《天水文史資料》第十三輯(三線建設史料)專輯首發式在天水迎賓館舉行。三線企業及作者代表共同回憶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火熱的歲月,以特殊的形式向“三線”建設時代和“三線”建設者獻禮。
市領導馮沙駝、宋敬國、孫周秦、陳偉、任伯年、王欽錫、陶元德、魏來全、王鳳保、安志宏、楊發元出席了首發式。市政協副主席白朝德主持首發式。
自1964年5月開始,中央軍委、國防工委、國防科委、總后勤部等9個單位先后在天水踏勘選點之后,包括風動工具廠、星火機床廠等在內的39戶三線企業紛紛響應國家“進山、分散、隱蔽”的號召,從北京、上海、長春等地陸續遷入天水地區,開始了緊張的籌建會戰。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在天水形成了一個有重型機械、機床電器等門類較為齊全的機械加工體系,使我市逐步發展成為國家西部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

市政協主席馮沙駝在首發式上指出,天水的經濟格局由于三線企業的建設和投入生產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它不僅帶動了眾多天水地方工業企業的發展,使天水市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同時也加快了天水城市化進程,極大地促進了天水經濟的繁榮。天水三線企業的發展壯大,也為我市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壯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已培育出目前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比較知名的品牌產品。四十多年的歷史證明,如果沒有國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在天水的布局,就不可能有現在形成的天水工業體系,更不可能有今日天水的輝煌。市政協編輯出版這輯三線建設史料專輯,就是要搶救和保存天水三線建設的歷史資料,為研究天水工業發展提供翔實的資料,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天水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更多的人去創業,去奮斗,去開拓,建設好我們的家鄉。
(張春昌 王麗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