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第一財經日報》王芳潔還有一個問題,日前張欣對國外媒體表示,SOHO公司還將拿地,具體位置和規模是多少,目前許多企業都在改囤地為囤資金,SOHO中國這時候拿地,是不是認為把樓市的冬天看作機遇?目前你們資金狀況怎么樣?
潘石屹:做生意最基本的定律就是:高峰時出貨,低谷時進貨。房地產行業也不能超脫這個基本規律的約束。目前來看,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谷。我們將利用公司有限的資金進貨,規模和位置沒有改變大的方向:在大城市最繁華的地段。
公司目前的資金狀況良好,現金超過100億人民幣,負債率低于10%。
主持人:網友“圈里人”問潘總這樣一個問題,您有沒有聽說,北京將建立預售資金監管制度?這對北京的房地產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是否真的使目前期房預售最終變成現房銷售?
潘石屹:在國外一般監管的是預售收入中銀行按揭部分的資金,我想如果這個政策變成現實能夠實施,一方面可以防范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對一些房地產集團公司來說,他們內部調動的靈活性幾乎就沒有了,會使目前已經非常緊張的房地產公司資金壓力更大。我認為只應該監管銀行按揭部分的資金。
主持人:《北京晚報》記者孫紅說,整個房地產行業不容樂觀,可以導致家庭負資產出現,這是您第一個提出的觀點。您什么時候開始根據什么得到這個結論?
潘石屹:負資產在其他國家的一些城市都發生過,離我們最近的是東南亞金融危機,亞洲的一些城市家庭就出現負資產,如中國香港,新加坡。負資產的出現是因為房價大幅度下跌,銀行利率的提高,我在談到中國出現家庭負資產時,不是談整個行業和整個中國,但如果房地產行業繼續不景氣下去,出現負資產家庭可能先從深圳開始。
主持人:孫紅接著問您,究竟什么樣的人面對什么樣的負資產的威脅?
潘石屹:家庭收入比較低,所購買房子縮水幅度大的家庭就可能出現負資產。美國次貸危機實際上就是負資產影響的,它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次貸危機是從銀行表現出來,負資產是從家庭表現出來的。

過去10個奧運會主辦城市經濟增長的簡單平均
主持人:《樓市》雜志記者高雅寧問潘總,根據統計顯示,歷屆奧運會的舉辦都極大的促進舉辦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地產行業帶來巨大的促進,奧運會之后,與奧運相關的哪些因素(如奧運遺產)會影響到樓市,這些因素對房地產走勢起決定性作用嗎?您認為奧運會后,中國和北京的房地產行業會呈何種走勢?
潘石屹:這個問題大家的討論已經非常多了,每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也在過去一年時間,多次談了這個問題,今天也沒有更新的看法和大家分享。上周美國高盛銀行寄給我們公司的一份報告中,列舉了在世界上舉辦過奧運會的10個城市各個經濟指標的變化。一會網聊后,我可以放在網上供你參考。
主持人:網友“薇薇”問您,100億現金對房地產市場來說,能做些什么,您想做些什么?
潘石屹:100億現金對其他行業來說可能是巨大的數字,但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資金非常密集的行業,100億的資金可能只能夠購買兩三塊地,或兩三個項目而已。
我們為北京的奧運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
主持人:穩健一直是SOHO中國的風格,目前的情況您能看到嗎?是否留了一些錢過冬?
潘石屹:在我們所有計劃都有三種:中間、保守和樂觀的。就算最壞的情況發生我們也能過冬。
主持人:網友“快車道”問潘總,老潘,你曾經在網聊中說過,SOHO中國將會迎接奧運做出自己的貢獻,包括建設綠地,粉刷墻面等等,現在奧運會馬上就要到了,你們的承諾完成了嗎?
潘石屹:奧運會是全民族的大事情,我和我們公司所能做的只是一點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始把所有工作重點都圍繞著奧運會進行。到今天為止我們能做的事情基本完成了:
第一,前門大街修繕完畢,4月22號迎接了奧運會馬拉松測試賽。

修繕完畢的前門大街 - 牌樓
第二,我們項目周圍的綠地馬上就要建完。

完成綠化的建外SOHO中心花園
第三,為了迎接奧運會,與各個物業管理公司配合,墻面的粉刷都已結束。

粉刷一新的建外SOHO
第四,光華路SOHO2,原來是一個十幾年的爛尾樓,在奧運會之前已經拆除。

2008年3月13日光華路SOHO2現場還是一座爛尾樓

正在拆除最后剩余的一點爛尾樓
主持人:《樓市》雜志高雅寧,說,奧運會期間影響中國的“三個一千人”都將聚會在首都北京。這“三個一千人”是指一千個省部級政府政要,一千個商界企業界領袖和一千個影響中國發展的知識界精英。奧運即將來臨,您如何預期將對SOHO中國項目銷售的利好?有沒有具體的銷售目標?
潘石屹:我不知道這一千人怎么算出來的,但我想這個數量級一定是萬、十萬的級別。據我了解,僅來北京參加奧運會的記者就幾萬人,來的政府官員、商界、知識界的就更多了。我們所要做的事情是在政府安排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接待工作。同時,做好我們SOHO中國每一個項目的銷售。目前銷售的項目有SOHO北京公館,還將會有三里屯SOHO,三里屯SOHO的銷售已經進入倒記時了。
主持人:還是高雅寧的問題,接近半年的樓市低迷期,SOHO的項目并沒有促銷,奧運期間,SOHO中國的價格策略會怎么樣?
潘石屹:SOHO中國最近銷售的SOHO北京公館和馬上將要銷售的三里屯SOHO都不會采用打折促銷的辦法,這些項目無論從地理位置和產品本身來說都很有競爭優勢。
主持人:《第一財經周刊》記者王娜說,最近北京退房現象受到媒體的關注,在媒體報道中,投資型房地產項目退房現象尤其嚴重。請問潘總,SOHO中國退房數最近是否有所增多?
潘石屹:市場中出現一定的退房比例是正常的。我所了解到的情況:SOHO中國在過去兩個月時間里沒有任何一起退房事件,退房率是零。
主持人:網友“丁丁”問潘總,您對華南虎照片造假事件怎么看?
潘石屹:這一期我們《SOHO小報》的主題是“民意”,有多位學者如舒可文,喻國明,張閎等等寫了文章,表達了他們對網絡事件深層次的思考。我看了這期《SOHO小報》也很受啟發。華南虎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網絡時代創造了許多原來人們想象不到的事情。當然,現在關于華南虎事件討論得太多了,但我注意到非常有意思的是上網的人和不上網的人對信息的了解是完全不同的,其態度和反應也完全不一樣。當網友們曾經為華南虎歡呼時,據說這個事件的主角周正龍不上網。這讓我想起三年前任志強也不上網,當時網友對他狂轟亂炸的批判他也看不到。我問他為什么不上網,他回答很簡單:看熒光屏費眼睛。
主持人:網友“蕭蕭”問潘總,您向政府提出過非常有價值的提議,比如降低二手房的稅費和中間交易成本,提高二手房流通率,減輕買房人負擔,等等,請問有回音嗎?
潘石屹:去年北京的人大會議上,我把這個建議寫成了提案交給政府,他們正在研究,還沒有答復。
主持人:《臺灣聯合報》的記者林琮盛說,您幾個月前造訪臺灣,也參訪臺灣一些建筑商,引起臺灣媒體個民眾的強烈關注,臺灣建筑特點是什么?您對臺灣建筑開發和設計上最感興趣是哪一部分?
潘石屹:去臺灣只有短短72小時,走馬觀花,并沒有深入了解,但通過一些數字和臺灣朋友的介紹看出,臺灣在過去十年時間經濟基本上沒有發展。對任何一個城市或國家來說,經濟不發展就沒有房地產,沒有房地產建筑量就很少,所以可以說過去十年時間是臺灣建筑停滯的十年。在已經開發的項目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做工非常精細,質量非常好,設計、施工等各個方面都有許多值得大陸開發商學習的地方
主持人:林琮盛還有一個問題,潘總,您對北京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建筑理解和想象是什么樣的?
潘石屹:北京是一個古老的城市。但進入21世紀,北京的建設、發展和北京開放的心態,未來將會把北京在建筑方面建成一個博物館型的城市。
主持人:彭博通訊社一位記者問潘總,您覺得兩岸直行航班頻次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就會對那些有可能到臺灣投資的大陸工商界人士,比如您有所助益?如果是這樣的話,臺灣作為一個投資目的地,吸引力會如何得到提升?
潘石屹:大陸和臺灣的直行,最好飛機是每天飛,北京到香港的飛機每小時基本都有一班,如果大陸和臺灣直行后只是周末飛,這種頻次遠遠不夠,雖然比原來有所進步,但遠遠不能滿足兩地人們的要求。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發展方面有許多的互補性,交流一定會促進兩邊的發展。
主持人:今天的網聊就到這,我們下次見,謝謝大家。
潘石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