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上午,CCTV-2主持人馬斌專程來天水游覽麥積山石窟、凈土寺等景點。
馬斌簡歷
馬斌1973年出生于寧夏銀川,1992年考上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1996年本科畢業,1999年成為北京廣播學院的研究生。
2000年初至2003年初,在北京電視臺《特別關注》欄目兼職做新聞主播,2003年2月至2003年10月進入中央電視臺主持《前沿》欄目,2003年10月,央視二套改版后,成為《第一時間》欄目主持人,同時兼任《前沿》周末版主持人。
在中央電視臺工作的同時,他還是中國傳媒大學(原為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老師。

CCTV-2主持人馬斌游覽天水麥積山石窟
個人介紹
馬斌,外號小馬,個兒高、人胖,戴一副眼鏡,炯炯沒神閃閃無光。長相蠻謙虛,名字很驕傲——文武雙全。名字惹的禍,害得我以前總覺得自己可以“上馬草君書,下馬擊狂胡”。哪承想,一轉眼都30了,既沒有寫出《水滸傳》,我也沒有練成連城訣。道可道,非常道,名雖名,不副實。上過研究生,ABCD能認識;練過八卦拳,充充校園霸王還夠格;當過記者,說我“跑”的慢了;扛過機器,說我身體差了;練過編輯,說我長得帥了。吃嘛嘛不香,只好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別人是前程似錦,我的前程似那沒織完的錦,看不清經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了新大陸:敢情主持這一行屬于嘴把式。我就高高興興地走上了嘴把式的金光大道。金光道一走,好運自然來。《第一時間》的制片人找來了:他拿出一疊報紙對我說,你要偷地雷嗎?我帶你去偷地雷吧。讓早晨的一張張報紙成為一顆顆地雷。在你的心中炸響,在老少爺們的心中開花。我一琢磨,偷吧,別看廣告看療效。偷報紙這個雷,雖要起早點,睡的晚點,可一我主持節目了,二我讀報紙了,三我讀報紙還是免費的。這是什么?這是天上掉餡餅啊。每天早上,看著桌子上上百份報紙,我心里那高興啊,你說那能省多少錢,哈哈。你想每天一大早,我就能把當天所有的報紙都搶先看了,這種捷足先登,可不是誰都有這個機會的,最重要的還是免費。記得很小的時候,別人要扔的一大堆破報紙我都當寶貝,細細翻,然后偷來奶奶做活兒的大剪子剪下來,貼在一本破書上。唉,莫非我做了電視了,也要命中注定了離不開報紙嗎?緣分吶。那就干一行愛一行,好好的讀,讀,讀!(摘自馬斌博客)

CCTV-2主持人馬斌游覽天水麥積山石窟
《第一時間》欄目簡介
《第一時間》是CCTV-2的早間資訊節目,主打民生新聞、實用信息和民生話題。每周一至周五7:00~9:00、周六至周日8:00~9:00直播,是中央電視臺時間最長的新聞類欄目。
《第一時間》由3個板塊構成:30分鐘的“新聞”,15分鐘的“讀報”和15分鐘的“時尚”,在整個直播期間滾動播出。此外還有“互動話題”、“超短新聞”、“昨日之最”3個小板塊穿插其間。
其中“互動話題”貫穿整個節目,每天選定一個具有大眾趣味的話題,讓觀眾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參與討論,每天能收到的短信達1000~2000條,大大加強了欄目的“民生”特色。
《第一時間》的主持人是馬斌、歐陽夏丹。馬斌的幽默灑脫、歐陽夏丹的清新靚麗,將《第一時間》民生新聞的親和力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得《第一時間》別具一格,成為早間節目市場中引人注目的亮點。馬斌主持的“讀報”板塊已經成為《第一時間》最有特色和知名度的內容。
《第一時間》于2003年10月20日開播以來,在早間新聞節目的激烈競爭中所占份額不斷提高,成為業內關注度最高的早間節目,在全臺各新聞節目觀眾滿意度排行中名列前茅,馬斌和夏丹,也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CCTV-2主持人馬斌游覽天水凈土寺
▲▲▲馬斌讀報

在央視,以主持人命名的節目只有“馬斌讀報”和“小崔說事”。馬斌在自己的博客里對讀報有這樣的描述:《第一時間》的制片人來找我,他拿出一疊報紙對我說,你要偷地雷嗎?我帶你去偷地雷吧。讓早晨的一張張報紙成為一顆顆地雷。在你的心中炸響,在老少爺們的心中開花。我一琢磨,偷吧,別看廣告看療效。偷報紙這個雷,雖要起早點,睡的晚點,可一我主持節目了,二我讀報紙了,三我讀報紙還是免費的。這是什么?這是天上掉餡餅啊。每天早上,看著桌子上上百份報紙,我心里那高興啊,你說那能省多少錢,哈哈。你想每天一大早,我就能把當天所有的報紙都搶先看了,這種捷足先登,可不是誰都有這個機會的,最重要的還是免費。記得很小的時候,別人要扔的一大堆破報紙我都當寶貝,細細翻,然后偷來奶奶做活兒的大剪子剪下來,貼在一本破書上。唉,莫非我做了電視了,也要命中注定了離不開報紙嗎?緣分吶。那就干一行愛一行,好好的讀,讀,讀!
這一讀,就讀了三年。“馬斌讀報”,也成了《第一時間》的招牌欄目。
馬斌這樣形容讀報的流程:我們有個十多人組成的班底,有海歸,有研究生,還有雙學位,他們大概睡到兩點多起床,開始準備,電子版這時候都陸續來了,到了4點多,基本上已經處于收尾狀態,北京的報紙小樣也已經大多數過來了。接著,開始一起討論,挑選新聞,重新用電視語言編寫,然后準備審查,通過之后就可以上節目了。我們一般會等到最后,如果還有新的我們需要的新聞過來,我們不再編寫,拿著報紙直接上節目了。
當問及節目的定位及生命力時,他說:“我們希望‘馬斌讀報’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大家習慣在吃晚飯的時候收看《新聞聯播》一樣,這就是‘馬斌讀報’的生命力。每天早上,在家打開電視邊看著‘馬斌讀報’邊喝牛奶吃著雞蛋,這需要我們用日復一日的節目去達到,我想只要我堅持不懈地讀下去,我想這個節目生命力應該是非常長久的。”
一般意義來說,“讀報”是一個比較枯燥的東西,馬斌獨特的主持風格,活色聲香的播報內容,卻使讀報成為一個好看、好聽的欄目。媒體說他是關注老百姓普通生活的主持人,還有一個專門的詞,叫做“人本主持風格”。他說:“說白了就是說點人話唄,觀眾就是衣食父母,老一輩藝人老說這句話,現在主持人中好像很少提了,但是我是這么認為的。中國看電視的,基本上都是最樸素的老百姓,你必須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你得用他們的話來表達一些事情。我自身的經歷決定了我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因為他們想的也就是我想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對一些新聞事件的判斷,不是我故意要做成什么姿態,而是我的本能。”
也有人說馬斌的播報太過,加入的個人因素太多,太貧。對此,馬斌不置可否。他說:“一個主持人出來,必須有非議,就是得有不同意見,甚至有人罵你,我最忌諱就是溫吞,溫吞這個人就歇了。對于貧,我不認為這是一句貶義評價,而且我的節目需要這種風格,所以對這種說法,我可以接受,并且不準備變化。”

CCTV-2主持人馬斌(右)在天水麥積山石窟留影

CCTV-2主持人馬斌為天水在線題詞:
天長水闊 家鄉美景多
祝“天水在線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