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優勢 搶抓機遇
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
中共天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 景 輝

天水是國家老工業基地,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對于加快工業化進程、提高全市經濟實力,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按照省上“四抓三支撐”的工作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大企業改革力度,促進全市工業經濟提速發展。
一、進一步理清工業強市的總體思路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天水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總體要求和基本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工業產業園區建設為平臺,以產業集群化發展為方向,以培植優勢產業、骨干企業、名牌產品為重點,堅持引大引強入天,高度重視項目工作,強化科技創新,完善機制體制,圍繞“突出一個振興、建設三大園區、發展五大集群、壯大縣域經濟”,全力振興裝備制造業,加快華天電子、星火機械、長城電器三大產業園建設,發展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醫藥食品、建筑建材五大產業集群,高度重視縣域工業經濟的統籌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工業綜合競爭能力,把天水建設成西部裝備制造業聚集城市和西部工業強市。到“十一五”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十五”基礎上翻一番,年均增長20%,達到55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5%以上,利稅年均增長25%,科技貢獻率達到50%;到“十二五”末,工業增加值在“十一五”基礎上再翻一番,年均增長20%,達到110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45%以上,利稅年均增長25%以上,科技貢獻率達到55%;“十一五”后兩年到“十二五”末,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每年達到1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在“十五”基礎上翻兩番;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5%;萬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30%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50%以上。

二、進一步明確工業強市的戰略重點
按照既定思路和目標,我們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1、突出振興裝備制造業
以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為契機,著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把促進重點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主要任務,充分利用經濟區內各城市現有基礎和資源,依托重點城市、重點產業、重點產品,加強經濟區產業協作,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產業融合,延長產業鏈條,不斷增強制造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以實施“12341”行動計劃為重點,著力加快工業經濟提速發展。到“十二五”末,以做優做強“10強50戶”企業為切入點,全力培植10戶以上年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大企業集團。以科技創新為切入點,全力培植20個以上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以實施名牌戰略為切入點,全力培植30個以上的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以加大戰略融資和社會融資為切入點,全力培植4戶以上的上市融資公司;以抓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為切入點,每年選擇10個以上對工業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重點項目給予全力支持。
以開發新項目為突破口,著力拓展裝備制造業新領域。支持企業對關鍵技術、集成技術和成套裝備的研發,加大裝備制造企業重組整合和品牌建設力度,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加快集成電路、數控機床、制管設備、鑿巖機械、系列軸承、中高壓輸配電設備、石油鉆機電氣傳動控制設備、制藥設備、車用輪轂、山地拖拉機等產品的發展。加快隴西—天水—寶雞75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項目的實施,推動天水煤電工業基地建設;爭取引進汽車、工程機械制造項目,積極研發飛機零部件產品、光能和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生產設備,擴大裝備制造業發展空間;充分利用建設河西風電“陸上三峽”機遇,重點推進風力發電設備的成套產品相關部件的研發與加工制造進程。加強礦產資源的勘探、勘測、開發利用和深度加工,積極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2、加快三大工業園區建設
天水華天電子產業園。以趕超同行業先進水平為目標,積極發展集成元器件制造業,提高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能力,推進集成電路芯片技術升級,增添關鍵設備,加大基礎材料的開發力度,把天水華天電子產業園建成國家級集成電路芯片生產和封裝產業基地。加快對現有電子企業和資源的整合,組建緊密型的華天電子工業集團公司,形成以光機電一體化為主體的電子工業新格局。
天水星火機械產業園。引導、鼓勵擬建的機械行業重大項目向麥積區社棠火車站以南的星火機械產業園區聚集,在此基礎上再拓展5000畝的產業園區,主要用于新建機械行業重大項目、延長產業鏈配套項目以及招商引資大項目或合作重組的新項目。以星火、風動、鍛壓、海林等骨干企業為依托,帶動岷山廠、7452工廠、天拖廠、紅山試驗機公司等企業的發展,全力打造西部機械制造工業基地。
天水長城電器產業園。積極引進西電公司ABB等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整合重組天水電工電器產業。充分發揮大企業資金技術等優勢,依托長城開關公司、213電器公司、電氣傳動公司、鐵路電纜廠等電工電器產業資源,圍繞輸配電產業,實施戰略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加強配套協作,建設天水長城電器產業園。

3、大力發展五大工業集群
機械制造工業集群。主要以星火、風動、鍛壓、海林、7452工廠等骨干企業為依托,全力打造星火機械產業園區,使這些企業成為全國同行業一流的企業。
電工電器工業集群。主要以長城開關公司、213電器公司、鐵路電纜廠、電氣傳動公司等骨干企業為依托,積極推進國內電工電器行業大企業、大集團整合重組天水電工電器企業。
電子信息工業集群。主要以華天集團、天光半導體公司、慶華公司、6913工廠等骨干企業為依托,積極推進電子產業整合重組,全力建設西部電子信息工業基地,扶持華天集團等企業成長為國內同行業一流的企業。
醫藥食品工業集群。主要以卷煙廠、長城果汁、奔馬啤酒、娃哈哈、昌盛食品、岐黃藥業、成紀藥業等企業為依托,鞏固提高卷煙廠的生產能力和水平,加快發展醫藥食品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積極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在做大做強岐黃藥業、成紀藥業、奔馬啤酒等醫藥食品企業上有新的突破,大力發展中小輕企業群,促進天水醫藥食品工業有更大的發展。
建筑建材工業集群。引進國內知名大企業重組市屬企業,以天水祁連山水泥公司、甘谷祁連山水泥公司等骨干企業為依托,加快建筑建材工業發展步伐。做好甘谷祁連山水泥公司和清水甘草水泥公司的達標達產,加快永固水泥公司的遷建和擴能改造。
4、積極壯大縣域工業經濟
要大力發展壯大縣域工業經濟,充分發揮工業資源優勢和支柱產業優勢,加強協作配套發展,千方百計提升整體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秦州區、麥積區要以五大產業集群為重點,發展壯大旅游特色產業;秦安縣要重點發展果品、花椒、洋芋淀粉等農產品深加工和精加工,鼓勵發展紡織工業;甘谷縣擴大建材生產規模,開發新型建材產品,做大做強大唐甘谷電廠,帶動發展關聯產業,培育發展甘谷辣椒等農產品加工和中藥材加工產業群;武山縣加快建材產業發展步伐,積極促進鉬礦的勘探開發,提升鴛鴦玉系列旅游產品開發的檔次,加快發展蔬菜加工業;清水縣發展壯大一批農特產品加工骨干企業,帶動發展畜牧、糧油、果品加工業,做大做強釀酒產業;張川縣加快動物生化制品開發,做大做強傳統的皮毛業,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進一步落實工業強市的保障措施
工業強市戰略事關天水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施這一戰略,必須認真落實好發展工業的各項措施。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和落實各級領導干部聯系工業經濟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的制度,堅持和落實振興裝備制造業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的協作配合,搞好項目引進、技術服務等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氛圍。
2、加大工業發展投入。要全面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等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公共財政對工業強市戰略的支持力度,落實好《天水市工業強市市長專項獎勵資金管理辦法》,獎勵為工業強市作出重大貢獻的企業和個人。
3、支持企業多渠道融資。要增強銀企合作互動,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和國債資金,充分利用好開發性金融貸款平臺,多渠道籌集發展資金。
4、切實保障工業項目用地。要合法優先保障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項目用地;特別是年度計劃指標重點保障重大工業項目用地,對重點項目要予以適當補助,做好工業集聚區用地儲備。
5、繼續深化企業改革。要全面加快市屬企業和省屬下劃企業的改制工作。全面做好已出讓產權和破產終結的企業收尾工作,已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要加快改制。
6、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要緊緊抓住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機遇,充分發揮企業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引進產業關聯度高、市場潛力大、核心競爭力強和管理先進的大企業、大集團,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大項目和好項目,不斷壯大工業經濟的規模和實力。
7、加快工業經濟優化升級。按照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現代產業、扶持培育新興產業的原則,延伸特色優勢產品產業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企業的戰略性整合重組,加強與民營企業的合資合作,吸引外資投資入股。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協作配套、集聚發展的新格局。
8、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要規范執法行為,堅決整治推諉扯皮、作風拖沓甚至公權私用、亂收費、亂罰款等不正之風。加快交通建設,強化人才支撐,加快培養、引進、儲備人才,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推進全市工業化進程,是實現富民強市的迫切需要。我們一定要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發揮優勢,搶抓機遇,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深入實施,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