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措施刺激旅游恢復發展
1—10月我市實現旅游收入12.4億元

【本報訊】(記者 陳祿堂)今年1—10月份,我市旅游業共接待游客352.9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17.4%。全市旅游產業得到了全面恢復,步入了發展的新階段。

今年以來,我市堅定不移地實施“旅游富市”戰略,啟動“四年倍增計劃”和創建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游城市工作,確立了“華夏文明之源”的總體形象,主打“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中國天水”品牌,精心推出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為內涵的羲皇故里品牌,以麥積山石窟為龍頭,沿渭河流域分布的大像山、華蓋寺、水簾洞、拉稍寺、木梯寺等石窟為景點的百里石窟藝術走廊品牌,以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小隴山森林公園、云鳳山景區為代表的隴上江南品牌,以先秦文化、三國文化、明清古建筑、古街巷、古民居、名泉名寺、古樹為代表的名城古韻品牌,以麥積區街子溫泉、清水溫泉和武山溫泉為代表的溫泉康體品牌等五大特色品牌,使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同時,以改建和新建旅游廁所為突破口,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以天水百里生態旅游線項目建設為契機,實施了重點景區的道路交通指示牌工程、伏羲廟保護維修三期工程、北宅子保護維修工程,加快旅游項目建設進度;利用各種媒體展開宣傳,加大市場的營銷力度,提高了天水知名度;按照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綱”確定的把“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成國內外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功能區”的目標,組織人員編制“關中—天水經濟區”天水旅游規劃,加強與關中各市旅游交流合作;成功舉辦第20屆全國(部分)旅游局長協作會暨“城市旅游危機管理”論壇、“旅游·讓生活更美好”論壇,各位專家學者對天水旅游提出了很好的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促進了我市“創佳”工作的深入開展及區域旅游合作向廣度和深度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