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搶抓機遇 推進工業強市戰略
——訪天水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副市長楊維俊

(圖為天水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副市長楊維俊 《直播天水》視頻截圖)
記 者:楊市長,您好!歡迎您接受“領導干部話發展”欄目采訪。我市是一個老工業基地,工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會各方都比較關注。請您談談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重要意義。
楊維俊:市委、市政府把“工業強市”戰略定位在全市“五大戰略”的首位,這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天水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應當堅持不懈地強力推進。首先,工業經濟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客觀上要求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2008年,全市三大產業比重中,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到36.8%。全市75%以上的財政收入來源于工業,非農就業崗位的65%以上由工業企業提供。工業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柱、財政稅收的主體來源、勞動就業的基本載體。可以說,保工業就是保增長、保就業、保穩定、保大局。第二,天水比較雄厚的工業基礎,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全市共有各類工業企業9200多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4戶。這些企業在技術、品牌、人才、裝備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醫藥食品、建筑建材五大優勢產業。第三,目前面臨的歷史機遇和有利因素,為加快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創造了條件。當前國家出臺實施的擴大內需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有7個與天水工業密切相關。同時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等重大舉措,天水交通樞紐地位的不斷強化、市委市政府對工業的高度重視、以及全市上下抓工業的良好氛圍,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提供了良好條件。

記 者:您認為當前制約我市“工業強市”戰略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楊維俊:近年來,全市上下積極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力振興裝備制造業,使全市工業經濟在克服困難中保持了逐年提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但從長遠發展和橫向比較的角度看,仍然存在著地上地下資源少、大型企業少、重大項目少,以及工業規模小、發展增速慢、質量效益不夠好的問題,特別是工業經濟總量相對較小,與天水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與建設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的基本定位不相適應,與建設西部工業強市和裝備制造業基地城市的目標要求不相適應。同時,在一些地方和企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不解放、體制機制不順暢、發展環境不寬松的問題,對工業提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記 者: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應該說要實現年初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工業增速10%的目標,還是有一定壓力的,為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今后我市將從哪些方面做工作呢?

楊維俊:國際金融危機對天水的工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當前情況下,首先,要科學正確地判斷形勢,在應對危機中搶抓發展機遇,尤其要牢牢抓住國家出臺的擴大內需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振興裝備制造業規劃和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歷史機遇,按照“突出一個振興,建設三大園區,發展五大集群,壯大縣域經濟”的工作思路,強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和振興裝備制造業的“12341”行動計劃。二是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今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10%的目標任務,把“保增長、保就業、保穩定”作為今年工業經濟工作的基本主線和主題抓緊抓好,真正做到應對危機求發展,同心協力促就業,維護大局保穩定。三是要高度重視項目工作,在“引大引強入天”和“工業招商引強”方面做實質性工作。尤其要抓好市上確定的22個重點工業項目和重點工業招商項目的實施,在上大項目、上新項目、引進大企業、引進大項目上有大的突破,把科學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舉措落實到具體的發展項目上。四是要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全面完成全市8戶企業改制的最后攻堅任務。五是要高度重視企業的技術創新,全面落實支持工業企業的優惠政策,積極推進縣域工業經濟、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全面提高全市工業經濟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發展水平,為把天水建設成西部工業強市和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做出新的努力和貢獻。

在天水長城電工合金有限公司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