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發展難題 促進科學發展
天水市地方稅務局黨組書記 局長 王志新
稅收是國家籌集財政資金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宏觀經濟調控和收入分配調節的重要政策手段。作為地稅部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是要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轉變稅收增長方式,強化稅收執法理念,優化納稅服務環境,用足用活稅收政策,做大地方稅收規模,推動地稅事業跨越式發展,為促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一、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增強抓好地稅工作的緊迫感。
近年來,天水市委、市政府借助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堅持“兩個高舉、一個加強”和“兩抓兩放”戰略思想,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和增量大幅提高。我市與全國同類城市和全省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發展資金不足、人均可支配財力少、稅收收入特別是地方稅收收入規模和總量較小的問題,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工業企業和第三產業在稅收增長上貢獻不足,缺乏支柱性產業和優勢項目的支撐和帶動,全市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資金不足的問題,這為我市組織地稅收入帶來巨大壓力。這就要求地稅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樹立“要想有地位,必須有作為”的思想,加大征收力度,強化稅源管理,提高稅收收入水平和稅收收入總量,籌集更多的財政資金,擴大投資,擴大生產;要用科學發展的思想做好新時期地稅工作,堅持“嚴密監控稅源應收盡收,著力培植稅源應免盡免”的科學征管原則和“稅源有限、管理無限”的稅收征管方法,一方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應免的不打折扣落實到位,支持企業發展,培育更多的經濟稅源;另一方面加大征收管理力度,應收的稅收全額組織入庫,增加財政收入,確保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更多財力保障。
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培育更多經濟稅源,為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經濟規模決定稅收規模,經濟結構決定稅收結構,經濟速度影響和制約稅收速度,反過來稅收對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地稅工作必須徹底跳出“就稅論稅”的思維,正確認識和處理稅收與經濟的辯證關系,緊緊圍繞“堅持依法治稅、促進經濟發展”這個主旋律,實現稅收工作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而傳統的稅收增長方式只強調應收盡收,忽視應免盡免,削弱了以稅收杠桿引導區域經濟布局、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導向。我們將繼續在優惠政策的落實上下大功夫,在應免盡免上做文章,將國家的各類稅收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每一個符合優惠政策的企業,落實到每一個符合優惠政策的納稅人,以科學的稅收發展觀引導企業自覺調整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和產業布局,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以企業的持續發展保證稅收的持續增長。
三、拓寬稅收增收渠道,做大地方稅收規模,為科學發展提供更多的財力保障。
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加大組織收入力度。組織稅收收入是稅務部門的天職。如何使經濟發展的成果在稅收上充分體現出來,這不僅是地稅部門的職能所在,也是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全面體現和發揮稅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就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稅收工作中去,建立科學、穩定的收入保障機制,實現稅收收入有質量、有速度、有規模的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用足現行稅收政策,擴大稅收征收范圍。稅收是經濟的晴雨表。稅收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和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我們注重研究政策,用足用活政策,在增加地方稅收總量上謀思路、想辦法、定措施,最大限度地做大地方稅收規模,力爭為科學發展提供資金動力。
用活現有稅收政策,拓寬稅收增長渠道。從今年開始,國家新一輪稅收政策調整已全面啟動,這為地方稅收今后的增長帶來了新的機遇。用活稅收政策,就是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吃透政策,靈活掌握,充分利用稅收政策提供的空間,為增加地方稅收收入尋找稅源,挖掘稅源,培植稅源,增加收入。從社會發展和經濟變化過程中研究稅收政策,突破稅收增長盲點,挖掘稅收新的增長點,用活現有稅收政策,拓寬稅收增長渠道。
四、加大稅收征管改革,完善稅收征管模式,為科學發展破解難題。
地稅工作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以稅收征管和隊伍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大稅收征管改革,完善稅收征管體制,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的稅收征管,全面提升稅收征管質量:一是根據國家增值稅轉型政策和營業稅的調整,及時制定和完善征管辦法,做好新增稅種的銜接、管理工作,在落實制度中破難點、增稅收;二是以信息化建設手段為核心,繼續完善現有手段,探索新的信息化征管手段,全面強化征管;三是強化科學的稅收分析,以宏觀稅負和稅收彈性系數衡量稅收工作水平,尋找稅收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及時調整不合理的稅收定額,促進全市地稅系統征管水平的提高;四是落實好以查促管、管查互動工作實施辦法,探索屬地分層管理與一級稽查集中管理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加大稽查力度,強化以查促管;五是創新激勵形式,促進消費者索要發票的積極性,強化檢查方式,防止稅款流失,嚴厲打擊發票犯罪行為,凈化用票環境;六是采取有針對性的征管措施,強化對全市項目建設的稅收管理,積極尋找新的稅源增長點,提高地稅收入規模。
五、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優化納稅服務環境,為科學發展營造和諧環境。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如何提高干部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來保證科學發展,對作為行政執法和政府形象窗口的地稅部門而言顯得尤為緊迫。我們始終堅持收好稅、帶好隊、服好務的宗旨,堅持抓班子帶隊伍,抓作風樹形象,以治隊促治稅,以治稅促廉政的思路,促進依法治稅水平與干部素質的同步提高,實現治稅與治隊同步推進。
提高納稅服務意識,為科學發展創造和諧環境。一是更新服務理念,推進納稅服務向深層次發展。樹立現代稅收服務觀,拓展對納稅人服務的范圍和空間,建立健全文明、規范的執法服務標準和體系,以新的服務理論來引導稅收工作由滿足征管需求為主向以服務納稅人為主的轉變。二是改進服務手段,提高納稅服務工作效率。著重把納稅人關注的熱點問題公開,開辟多種渠道宣傳稅收政策,及時、全面地將稅收政策向納稅人公布,增強稅收的透明度;探索推行刷卡申報、電話申報、郵寄申報、網上申報等多元化的納稅申報方式,積極推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務,讓“窗口”成為納稅人辦理納稅事項的滿意場所。三是創新服務方式,滿足納稅人個性化服務需求。完善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辦稅八公開、地稅人員二十不準等制度,將納稅服務質量納入干部“兩制”考核之中,以“始于納稅人需求,終于納稅人滿意”為追求目標,不斷創新納稅服務的方式,實現“辦稅服務零距離、辦稅質量零差錯、服務對象零投訴、辦稅程序零障礙”,建立起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為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