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男兒流芳“后死碑”
知情者請提供線索為抗日烈士尋親
【記者柏拓】5月3日,本報接到《山西晚報尋找烈士親屬聯動稿》,為山西平陸縣“后死碑”上發現的天水抗日烈士王振峻尋找家屬或后代,以告慰烈士英靈。
王振峻烈士生前是國民黨愛國將領楊虎城的部下。1939年初,王振峻所在的全營官兵在現山西平陸縣西鄭村奉命扼守。時值2000多日寇三路進犯,全營官兵堅守陣地英勇奮戰,殲敵數百,終讓敵人膽怯逃竄。在這次戰斗中,時年26歲的王振峻和其他27名熱血青年壯烈犧牲。除王振峻烈士為天水籍外,其余24名烈士為陜西籍、山東籍等。
當時,王振峻所在營的營長張玉亭及全營官兵在烈士犧牲的地方立了“后死碑”。碑的名字是張玉亭當時起的,意思是后死者(準備犧牲的人)給先去世的戰友而立。歷史資料表明,在之后的“六·六”戰役中,該營戰士確實犧牲殆盡。
2005年,平陸縣政協在整理抗戰資料、走訪中條山各個戰場時,在平陸縣西鄭村發現了這塊“后死碑”。于是,平陸縣政協和《山西晚報》相繼開始了為這些烈士尋親的行動。
據“后死碑”碑文記載:一等兵王振峻,26歲,甘肅天水北鄉一保四甲。記者為此找到了市民政局安置辦,設法為王振峻烈士尋親。安置辦孫科長在查找相關退伍軍人資料的同時,又前往地名管理科查閱了我市8000多個自然村的名字,但均未發現“后死碑”上所刻的“北鄉一保四甲”之類的名字。“北鄉一保四甲”在1939年左右到底屬于我市哪個縣區的哪個鄉鎮,一時無人說得清楚。
目前,尋親工作正在進行。本報希望知曉王振峻烈士家屬、后代相關情況,或者知道“北鄉一保四甲”屬于我市所屬地域者,請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938-8222895,積極提供線索為王振峻烈士尋親,讓烈士能安然長眠于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