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供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
——訪天水市衛生局局長 蒲朝暉

記 者:蒲局長,您好!請您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談一下制約和影響我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蒲朝暉:近年來,我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認為還有以下制約和影響的因素:一是衛生資源總量配置失衡,城鄉差距較大,分布不合理。城市20%的人口享有80%的醫療資源,農村80%的人口享有20%的醫療資源。二是公共衛生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大,重大傳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形勢依然嚴峻。重治輕防的現象仍然突出。三是農村衛技人員嚴重缺乏,根據省上編制,目前全市鄉鎮衛生院尚缺衛生技術人員1285人。四是醫療機構公益性淡化,中醫藥發展緩慢。藥品價格高,個別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差,對民營等醫療機構缺乏有效監管。五是由于服務缺位和信息不暢,醫患矛盾糾紛仍有增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記 者:新的醫改方案已出臺,請您談一下從哪些大的方面去貫徹實施?
蒲朝暉:醫改任務艱巨,涉及面廣、難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必須各部門密切配合,根據兄弟省市的做法,目前我們主要是全面做好摸底、調研、論證工作,待省上實施方案出臺后,我們有針對性地科學地制定改革方案和各項政策措施。通過加大政府投入,逐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記 者:針對制約和影響我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因素,請您談一下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
蒲朝暉: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落腳點,就是要關注民生。我們通過各種努力,就是要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結合實際,我想著重從五個方面抓起:
一是積極穩妥實施各項衛生改革。依據需求發展調整衛生資源結構,強化對農村衛生工作的投入。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突出“公益性”。初步建立基本藥物制度,試行藥品加成零差價。健全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二是進一步促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通過實施好國家計劃免疫工作,使群眾“平時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錢、整體得實惠”。加大對食品衛生的執法力度,加強婦幼及愛國衛生工作。強化社區衛生的服務功能,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
三是切實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完善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方案,強化資金監管,規范定點醫療機構行為。保障鄉鎮衛生院人員經費,鼓勵引導高校醫學院畢業生到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在農村采取“五個一批”的辦法,解決縣、鄉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斷檔和不足的問題。
四是扶持發展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開展“中醫學經典,西醫學中醫”活動。中西醫并重、優勢互補,提高療效。加強農村和社區的中醫藥工作,加大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開展“天水名中醫評選和全市首屆鄉村名中醫評選”活動。
五是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加強對醫療市場的監管,逐步建立和完善醫院管理評價體系。建立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評制度,實行有獎舉報。維護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秩序和患者就醫環境,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