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蔬菜供應 平抑市場價格
——關于全市蔬菜供應和價格情況的調查
近年來,我市蔬菜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給群眾生活帶來一定影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責成市物價局等部門進行了專題調研,分析原因,研究對策,保障蔬菜供應,平抑市場價格。
一、我市蔬菜生產及市區蔬菜價格情況
一是種植規模逐年擴大。2008年全市蔬菜面積達到80.04萬畝,總產量194.6萬噸,總產值19.5億元,全市蔬菜商品量155.7萬噸,占總產的80.3%。如不考慮具體品種和外銷因素,全市蔬菜總量可基本滿足市場需求。
二是以精細菜為主、多品種布局,全年生產、四季合理搭配的生產格局逐步形成。目前我市種植的蔬菜種類共有40多種,主栽菜種26個,主要以辣椒、茄子、番茄、菜豆、豇豆、黃瓜、地膜早洋芋、筍子、菜花、大蒜、大蔥、韭菜、芹菜、洋蔥等為主。
三是自2006年以來,我市蔬菜價格逐年走高。據市物價局價格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監測的18個蔬菜品種平均價格為1.79元/斤,較2008年同期上漲1.13%,較2007年同期上漲27.86%,較2006年同期上漲33.58%,尤其是部分反季節蔬菜價格漲幅更大。
二、市區蔬菜價格偏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市區城郊蔬菜面積大幅減少。近幾年,隨著我市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城區和城郊原生產供應城市蔬菜的菜地大多被征用變為建設用地或隨種植結構調整改種。供應城市蔬菜的菜地逐年減少,城市周圍新的蔬菜基地建設滯后,使得供應城區蔬菜總量銳減,進城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增多,蔬菜消費需求旺盛,加劇了蔬菜市場供求矛盾,拉動蔬菜價格上漲。
二是我市地產菜外銷量逐年擴大,造成當地市場供應量減少。由于我市蔬菜品質優良,品牌蔬菜知名度不斷提升,近年來所產蔬菜很受外地歡迎,甘谷、武山、麥積所產的絕大部分蔬菜直接銷往蘭州、寧夏、新疆、青海、內蒙、陜西等22個省、近40個地區,年外銷量約為115萬噸,占全市蔬菜商品量155.7萬噸的73.86%。
三是蔬菜生產成本增加。近年來人工工價上漲,加之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上漲,蔬菜生產成本增加20%左右,推動了蔬菜價格上漲。
四是我市市場對外調蔬菜依賴程度逐年增大。從外地調入我市城區銷售的蔬菜占市場總銷量的40-70%,冬春兩季則占比重更大。隨著周邊省、市蔬菜價格上揚,加之成品油漲價,蔬菜運輸成本增加二至三成,使調入我市的蔬菜成本增加,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市蔬菜價格的上漲。
五是蔬菜流通成本增加。隨著供應城區的蔬菜基地面積銳減,調進菜上市份額增大,市場上大部分蔬菜由菜販從批發市場販買販賣,城郊菜農直接上市賣菜的減少,從批發到零售,增加了中間環節,導致市場蔬菜零售價格上漲。
三、發展壯大我市蔬菜產業的對策措施
我市適宜發展蔬菜種植面積大約在150萬畝左右,目前總面積不足100萬畝,2008年蔬菜種植總面積僅為80萬畝,發展蔬菜產業仍有較大空間。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市蔬菜產業,市政府將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對全市蔬菜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全力保障蔬菜市場供應,確保蔬菜價格穩定。
一是認真落實“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縣區政府要把加強蔬菜生產供應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靠實工作責任,把加強城區蔬菜生產供應作為當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要將蔬菜產業的發展納入城市發展整體規劃,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保障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大路菜”有效供應。擴大城郊蔬菜種植面積,特別是要努力增加城區周圍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緩解供求矛盾,從根本上解決市區蔬菜價格過高的問題。
二是加大資金、技術扶持和服務力度。各縣區要加快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步伐,充分發揮我市獨特的氣候條件、交通區位、商標品牌和技術貯備等資源優勢,在城郊及適宜地區新建開發蔬菜生產基地,做好發展規劃,以綠色食品為起點,高標準,嚴要求,加快蔬菜產業的發展。市、區兩級財政要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對蔬菜生產進行必要補貼。今年,市政府計劃從市級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中拿出60萬元,市財政從價格補貼專項資金中拿出40萬元,用于扶持兩區蔬菜種植。五縣政府也要從當地副食品價調基金中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扶持當地蔬菜生產,重點對擴建的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設施栽培反季節蔬菜生產進行補貼,支持和鼓勵蔬菜種植農戶擴大生產規模,增強蔬菜供給能力,凡是享受政府補貼的種植戶首先要保障本地市場供應。市縣區農業、科技部門要加大蔬菜生產技術的開發和研究示范力度,推廣普及設施內多層覆蓋技術、山地蔬菜生產技術、集中育苗等成熟的技術,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菜農的科技意識和技術水平,繼續落實有關蔬菜運輸、銷售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交通運輸部門要抓好蔬菜運輸綠色通道及減免收費的相關優惠政策的落實。
三是加大本地和外地蔬菜組織調運,保障市場供應。商務、農業等部門要及時發布蔬菜市場供求信息,引導菜農合理安排蔬菜種植品種,成熟后錯峰上市,避免“一窩蜂”和“菜賤傷農”現象的發生,提高應對蔬菜價格波動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保障市場均衡供應。繼續引導和發揮好蔬菜行業協會和農產品經紀人的作用,在積極組織周邊縣、鎮地產蔬菜進城銷售,緩解城市蔬菜供應趨緊壓力的同時,要加大對外地大宗蔬菜的組織調運。市政府計劃從市級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中拿出20萬元,對蔬菜販運大戶給予適當補貼,鼓勵販運大戶調入蔬菜,解決市區地產蔬菜供應不足的問題,要求市商務局要協調相關部門抓好落實。
四是加強蔬菜質量檢測體系建設。要進一步改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設施設備條件,提升檢測水平,加強對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市農業、質檢、工商等部門要深入蔬菜生產基地,指導落實好蔬菜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標準,在蔬菜批發市場增加檢測設備和檢測人員,全面推進我市蔬菜生產標準化建設,保證廣大市民能夠吃上綠色無公害物美價廉的蔬菜。
五是物價、工商、質檢、商務、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要加強對市場蔬菜價格、質量和市場秩序的監督管理。物價、工商、商務等部門要繼續加強對市場蔬菜價格、供求趨勢變化情況的監測,及時反映市場動態。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要加大市場秩序監督管理的力度,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哄抬價格等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市物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