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項工程 推動平安秦安建設
——秦安縣創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綜述
特約記者 馮喜成
5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上,秦安縣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受到了中央綜治委的表彰。這是秦安政法綜治工作獲得的最高榮譽,彰顯了平安建設活動取得的輝煌成果。
實施保障工程 健全機制齊抓共管
平安建設活動啟動之初,秦安縣成立了平安工程建設指揮部和“平安秦安”創建領導小組。縣上建立并落實了平安建設工作例會制、考核評比制、表彰激勵制、包聯責任制、經費保障制等一系列制度和機制。
縣上將平安建設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及時撥付到位,且年年上升,僅2007、2008兩年,縣政府投入平安建設工作經費1517.7萬余元,有力地保障了政法綜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實施帶動工程 抓點示范整體推進
秦安縣按照“先行試點、培植亮點、示范帶動、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堅持培樹典型、推廣典型,實施了“3666”示范帶動工程,即培養樹立了3個示范鄉鎮、6個示范單位、60個示范村、6000戶示范家庭;一方面堅持抓點示范,整體推進,廣泛開展了綜合治理、普法依法治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安置幫教等創建工作。
至目前,全縣有14個鄉鎮、17個單位被命名為市級平安鄉鎮(單位),17個鄉鎮全部達到縣級平安鄉鎮標準,385個村達到縣級平安村標準,98個縣直單位達到縣級平安單位標準,429所學校達到平安校園標準。
實施防控工程 構筑網絡群防群治
在創建工作中,秦安縣著力提升社會防控能力,積極實施了單位內保、道路暢通、旅游景點保衛、四進社區等五項工程。組建和加強了縣城治安巡邏隊、城區交警中隊、綜合執法隊和保安隊等四支隊伍,建立了110、120、119“三臺合一”的指揮中心快速反應聯動機制,形成了以交警管線、巡警管面、派出所民警管片、協警管點,點、線、片、面相結合的防范格局。同時,廣泛挖掘社會防范資源,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大力開展綜治進單位、進學校、進企業、進市場活動,在全縣構筑起了治安控制網、卡口堵截網、群防群治網、內部防范網、信息預警網、重點部位控制網等六大防控網絡,一個縱橫交錯、內外互動的大防范體系己初步形成。
實施細胞工程 強基固本共建平安
秦安縣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積極實施“細胞單元”工程,采取“教、聯、建、創、激”五項措施,開展了“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各鄉鎮通過開展“綜治宣傳月”、“法制宣傳周”、“法律進萬家”等活動,對公民進行遵紀守法教育。各村以居住的巷為依托,由黨員、治安志愿者牽頭,組成村民聯戶聯防小組,爭創平安巷道。逐戶發放了平安家庭創建手冊,實行“一戶一冊、一事一記”,進行定期審議和評比。建立落實了創建激勵機制,對達到平安家庭標準的戶,優先安排沼氣、水窖等項目,優先提供科技服務,激發了群眾參與創建的熱情。通過“細胞單元”工程的實施,促進了家庭關系融洽、鄰里關系和睦,將大量的矛盾糾紛消除在了萌芽狀態。目前,全縣己建成縣級“平安示范家庭”5986個。
實施維穩工程 促進和諧保障發展
全縣各級黨政組織把維穩工作作為平安創建活動的基礎來抓,堅持“半月一排查”,對矛盾糾紛開展流動式、地毯式排摸。實行黨政領導包案責任制、分級負責制,抓早、抓重點、抓苗頭,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拖延、不上交。每年全縣要集中開展2-3次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活動,著力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諸多突出問題,在農村建立起了維穩的“四道防線”,在城區建起了“三級網絡”。同時,不斷加大命案偵破、“黑惡勢力”和“兩搶一盜”的打擊力度以及校園周邊環境的專項治理力度,成功破獲了一大批刑事案件,嚴懲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集中整治了治安亂點,凈化了社會風氣。平安建設活動的深入開展,有效促進了全縣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新秦安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社會治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