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防汛及應對自然災害新聞發布會現場)

(天水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劉越高主持新聞發布會)
8月13日上午,天水市政府召開2010年防汛及應對自然災害新聞發布會。天水市抗旱防汛指揮部秘書長、市水利局副局長裴具田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天水市汛情、災情,當前防汛工作形勢,今年汛情準備情況以及下一步應對措施等情況。天水市城建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民政局、市氣象局、天水軍分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天水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劉越高主持新聞發布會。
天水市防汛及應對自然災害新聞發布會情況通報
天水市抗旱防汛指揮部秘書長、市水利局副局長 裴具田
(2010年8月13日)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天水市抗旱防汛指揮部,向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對全市防汛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一、汛情、災情
2010年汛期,我市氣候較往年異常,極端天氣特點明顯。年初發生雨雪冰凍災害給群眾正常生活、農業生產帶來許多不利影響。進入5月份后我市多次遭受冰雹暴雨災害襲擊,特別是7月22-25日、8月11-12日的暴洪災害,致使麥積、秦州兩區受災較為嚴重。
據統計,截止8月12日17時,今年我市先后遭受七次較大雹洪災害,五縣二區有97個次鄉鎮39.39萬人次遭受暴洪、冰雹災害。因災死亡4人,失蹤8人,倒塌房屋324間,轉移人員4029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3.0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6.26萬畝,農作物成災面積13.2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0.3萬畝,農作物絕收面積1.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 7萬畝,沖毀堤防54處34.67公里,損毀護岸21處,損壞灌溉設施9處,機電井24眼,機電泵站32處。截止8月12日17時,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9億元。

二、當前防汛工作形勢
我市是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尤其是今年入汛以來,我市極端暴雨天氣頻發,一些地方山洪溝道、河流發生超標準洪水,部分地方發生嚴重滑坡災害,給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7月下旬以來,省、市氣象部門多次發布災害性天氣預報,8月8日凌晨,我省舟曲縣因突發強降雨,引發特大滑坡、泥石流災害,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7月22至25日,8月11至12日,發生了局地特大暴雨,給麥積、秦州區造成了重大損失。近期我市強降雨天氣頻發,山洪、泥石流處于高發期,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另外,根據水文信息顯示,渭河流域已連續多年沒有出現大洪水,枯水期越長,潛伏的洪水威脅越大。根據黃河防總統計,黃河流域發生大洪水周期14年左右,上一次黃河流域出現大洪水是1996年,至今年正好是14個年頭,發生較大洪水幾率較大,防洪形勢十分嚴峻。
三、今年汛前準備情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今年,全市各級各部門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災”,超前部署,提早行動,排查隱患,落實責任,完善預案,組建隊伍,備物備料,扎實開展了各項防汛準備工作。
1、認真開展了汛前檢查,周密部署防汛準備工作。3月5日,市政府召開全市抗旱春耕生產工作會議,對抗旱防汛工作做了安排部署。3月10日,市抗旱防汛指揮部根據前期掌握的有關情況,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2010年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對汛前檢查準備工作進行了安排。4月20日,又根據汛前檢查情況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防汛工作的通知”對汛前準備檢查中存在問題進行了通報,提出了整改期限。市委張景輝書記、市政府李文卿市長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多次做出批示,還專門聽取防汛工作情況匯報,市抗旱防汛指揮部總指揮、副市長彭鴻嘉多次實地檢查、指導防汛工作。8月8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后,按照市委張景輝書記、市政府李文卿市長的安排,彭鴻嘉副市長帶領水利、國土、建設等部門負責人,現場督查了秦州、麥積區兩區防汛工作。8月11日,柴金祥副市長主持召開了全市地質災害治理市長辦公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了全市地質災害排查,預案編制和防治工作。
2、全面落實了防汛責任制。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和屬地管理”的原則,落實了水庫、城鎮、主要河段等防洪重點工程的行政責任人和部門責任人,于5月5日在天水市政府、水利局網站進行了公示。市抗旱防汛指揮部總指揮、副市長彭鴻嘉與各縣區抗旱防汛指揮部總指揮、副縣(區)長簽訂了2010年安全度汛責任書;市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與各縣區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簽訂了2010年抗旱防汛責任書;簽訂水庫安全責任12份;縣區與各鄉鎮和重點防洪單位、鄉鎮和村莊簽訂責任書350多份。
3、修改完善了各類防洪預案。制定了《天水市防洪預案》、《天水市城市防洪預案》、五縣城市防洪預案和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羅峪溝城區段防洪預案,進一步修訂完善了12座水庫和天水湖搶險應急預案,審查批復了 2010年度水庫防洪調度計劃,其中秦安縣蘇家峽水庫防洪調度計劃經市抗旱防汛指揮部批復執行,并上報省防辦備案。其余11座水庫和天水湖防洪調度計劃也分別經相關縣區抗旱防汛指揮部審批備案。
4、落實了防汛搶險其它措施。4月中旬,市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與氣象、水文等防汛報汛單位簽定了水情報汛合同,明確了報汛內容。各縣區圍繞水庫、河流險段等重點工程防汛搶險需求,以工程周邊青年群眾、民兵為骨干力量,核實人員,登記造冊,落實了防汛搶險隊伍,明確了組織調動方式和聯絡機制。根據已制定的防洪預案,有針對性地在暴洪災害多發區、重要堤防、水庫和重點險工險段儲備各種袋類物資41.5萬條、鉛絲37.4噸、土石料5.8萬立米、水泥1.25萬噸、樁木21.7方、鐵鍬、洋鎬等工具7000多把。同時,從實戰要求出發,充實完善了265支2.3萬多人的搶險隊伍,結合各自擔負的任務特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演練。
5、加強了防汛值班。從4月15日起,全市各級防辦、各水庫管理單位及有關行業,開始24小時晝夜值班,嚴守防汛工作紀律,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進入了防汛臨戰狀態。
6、開展了河道清淤除障工作,興修加固了防洪堤防。從汛前檢查情況來看,各縣(區)對今年河道洪溝執法清障整治工作高度重視,縣區有關負責同志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真開展了河道洪溝專項整治活動,嚴格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向設障單位和個人發出了書面通知,提出了清障要求,限定了清障期限,并跟蹤監督落實。市水利局和麥積區依法取締了渭河城區段非法砂廠。汛前,全市共清除河道洪溝障礙物41 處124.06 公里17.1萬方。同時,各縣區多方籌措資金,對部分嚴重影響今年安全度汛的險工險段和水毀工程及時進行了修復。麥積區開工建設了10.18公里渭河堤防,甘谷縣也安排了渭河8公里堤防工程。全市今年計劃修建堤防54公里,將進一步增強我市河道抗洪防汛能力。
7、切實加強了山洪災害防御工作。天水溝壑縱橫,山洪災害防御是我市防洪的重點。今年,我們利用“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組織各縣區開展了山洪災害防御知識的宣傳,增強了群眾防災和避災意識,提高了群眾自保自救能力。各縣區組織有關部門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災害易發區域進行了普查,完善了《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明確了防治重點,把歷年易發山洪災害的傍溝、依山低洼地帶村莊作為防汛工作的重點,制定了預警、撤離、救災等防御山洪災害預案,建立了村組汛期值班巡查制度,充分發揮了鄉、村、組三級組織的作用,增強了防御山洪災害的應急能力。
四、下一步應對措施
面對當前防汛嚴峻形勢,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進一步完善各項防汛搶險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重點防洪城市、各類水庫及主要河流安全度汛的,力爭把暴洪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立即開展隱患排查工作,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從講政治高度的出發,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立即開展防汛隱患排查,重點加強對鄉鎮、村社、醫院、學校、工礦企業、交通干道和旅游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防汛安全隱患的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一旦發現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堅決杜絕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特別是在建的天平鐵路、天定高速、天水過境段高速等重點在建工程,交通部門要督促建設單位安排好施工計劃,按設計要求做好臨時渡汛工作,落實好搶險措施,確保施工段河道暢通,確保洪水下泄和自身施工安全。在查隱患的基礎上,按照科學實用的要求,進一步修訂應急預案,把通訊聯絡、群眾轉移、物資調撥、衛生防疫等措施,落實到防汛搶險的每一個環節,做到隨時啟動,臨危不亂。確保大災到來時,臨陣不亂,應對有方,處置有效。
2、全力防范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切實加強對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工作,加強防災、預警知識宣傳,對氣象預報有發生強降雨的地區,所有山洪與地質災害的預警員都要按規定上崗到位,加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預警,遇危險情況,毫不猶豫轉移人員,避免人員傷亡。
3、 加強河道管理,確保行洪安全。按照“誰設障,誰清障”的原則,采取得力措施,堅決制止河道內亂采、亂倒、亂挖行為,按照市上領導近期督查要求,全力清除河道障礙物,恢復和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為進一步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從8月10日開始,市水利局、市公安局開展了全市河道采砂聯合執法檢查活動,全面整頓違規違法采砂,確保河勢穩定和河道行洪安全。
4、加強城市內澇防御工作。在做好防御城市外來洪水同時,高度重視集中強降雨帶來的城市積水內澇問題,排查易于發生內澇的積水點,安排充足的搶險物資和搶險人員,將內澇積水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特別是中心城區的排澇問題,有關責任單位要制定好抽排水方案,備足抽排水設備,落實好隊伍,隨時準備投入排澇搶險。
5、切實做好搶險救災應急準備工作。在全力做好近期秦州區娘娘壩鎮等災區搶險救災工作的同時,各級各有關部門防汛責任人要時刻把防汛搶險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一旦發生險情災情,在第一時間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認真履行職責,團結協作,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切實加強與當地駐軍和武警部隊的聯系,及時通報有關汛情、險情、災情,為部隊官兵抗洪搶險救災提供后勤保障。
6、加強防汛值班,確保聯絡暢通。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防汛信息的傳遞。各專門防汛機構和各類度汛工程管理單位要密切注視工情、水情及天氣變化動態,及時調度匯報雨情、水情、工情,及時上傳下達,確保聯絡暢通,為防汛搶險指揮決策服好務。
謝謝大家!
